卢象升当着一众辽将的面,将祖宽部最近的恶行一桩桩、一件件摆了出来。
骂得祖宽是狗血淋头,脸色由红转青,由青转白。
祖宽自恃功高,又是辽东祖家的人,何曾受过这等羞辱?
尤其是还在自己部下面前。
“卢军门!”
祖宽猛地起身,将酒杯重重顿在桌上,酒水四溅,
“你休要血口喷人!此番大战,全靠我辽兵上下浴血奋战,才有滁州、七顶山大捷!”
“如今不过是取用些物资,何至于说得如此不堪!”
“军门远在中军,怎知我辈边军苦楚?”
“朝廷饷银时有拖欠,弟兄们卖命搏杀,难道就该饿着肚子打仗吗?!”
祖宽这是要胡搅蛮缠,混淆是非。
卢象升见他不仅不认罪,反而强词夺理,心中怒火更胜。
他知道,对于这等骄兵悍将,讲道理已经是行不通了,必须祭出最后的权威。
卢象升不再与他废话,猛地后退一步,深吸一口气,对帐外厉声喝道:
“来人!请尚方宝剑!”
帐外候命的亲兵队长早已准备妥当。
听见命令,四名身材魁梧的亲兵神情肃穆,迈着沉重的步伐踏入帐内。
其中两人在前开路,中间一人用双手,郑重地捧着一个覆盖明黄绫缎的长条金丝楠木剑匣,另一人紧随其后护卫。
见此情形,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无比凝重,落针可闻。
在场所有辽将脸上的酒意和不满,瞬间被惊惧取代,不自觉地站了起来。
那捧匣亲兵行至大帐中央,面向卢象升,将剑匣平举于胸前。
卢象升整了整衣冠,神色庄严肃穆,上前一步,亲手缓缓揭开了黄绫。
打开剑匣,一柄古朴威严、闪着寒光的宝剑静卧其中。
剑柄处的龙凤纹饰和象征“代天执法”的铭文在帐内的灯火下清晰可见。
卢象升伸出双手,极其郑重地将尚方宝剑从匣中请出,双手横握,高举过肩,转身面向祖宽等人。
他目光如电,声若洪钟:
“尚方宝剑在此!如陛下亲临!”
“祖宽!你纵兵殃民,罪证确凿,如今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巧言令色,妄图开脱!”
“我问你,你可知罪?!”
看见尚方宝剑,感受着那代表至高皇权的威严,祖宽所有的酒意、骄横和侥幸心理瞬间被击得粉碎。
他脸色煞白,冷汗涔涔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