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一带,各路流寇层出不穷。
李乔、甘学阔两任陕西巡抚,因为缺少兵将,都没能完成剿贼的任务。
眼下,朝廷又派来了一位巡抚,可陕西的困局还是没能缓解。
三边地方欠饷严重,各地边镇士卒们的怨恨之情,几乎已经快要压制不住。
只有把祖宽这只骑兵调到关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卢象升收到回信后,觉得洪承畴言之有理,便与洪承畴一起,联名上奏崇祯皇帝。
然而,当这两份奏疏送达京城时,朱由检的态度却有些耐人寻味。
在朱由检最初的设计中,五省总督和七省总理权力重迭,就是为了让他们互相牵制,防止尾大不掉。
可如今,洪承畴和卢象升这两位手握重兵的地方大员,竟然意见一致,联名上奏了。
这还了得?
要是他们联合起来,再加上祖宽那支精锐的关宁铁骑……
这画面让朱由检感到极度不安。
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这是他作为皇帝的第一反应。
于是,朱由检又展示起了他那拙劣的帝王手段。
他先是假装同意二人的建议,下旨将祖宽部调往陕西关中。
然而,就在祖宽率军刚到关中,连屁股都没坐热的时候,崇祯的第二道旨意又到了。
他以“评定滁州等战功,需主将陛见述职”为由,紧急将祖宽和关宁骑兵,召回了京师。
到了京城,经过一番商议,朝廷认定祖宽在滁州之战中确有大功,于是升授其“右都督”的荣誉虚衔。
随后朱由检又出面,赏赐了祖宽一些银两,然后就把祖宽等人打发回了辽东,驻守宁远。
就这样,三千关宁骑兵,在关内打了两仗,烧杀抢掠一番后又重新回到了辽东。
几乎与此同时,对卢象升的调令也颁下了:
升任兵部左侍郎,调任宣大总督。
崇祯的理由非常光明正大,所有人都无法反驳。
东虏,又双叒叕入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