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

夜读居>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86章 新的文明载体(第3页)

第586章 新的文明载体(第3页)

乃至于,一个美丽的女人,一支精锐的部队,甚至是一片辽阔的国土。

换个例子。

在他们的认知里,非但没有‘本民族和外族’‘本文明与外文明’的区分,甚至都没有人和兽的区分。

在他们看来,豺狼虎豹是兽,牛羊牧畜是兽,而人,也同样是兽。

豺狼虎豹,牛羊牧畜,都需要食物来保障生存,人也同样需要;

动物需要相对适宜的气温气候环境,寒冷时需要躲到洞穴中,人也同样如此;

动物需要水源,且普遍群居,人,也同样如此……

与其说,这些人不明白、不理解人和动物为什么要区分,倒不如说,他们压根儿就没有那个精力和空闲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

和草原上,一年到头都忙着驱赶牛羊牧畜的游牧之民,以及中原,没日没夜在田野间俯首劳作的老农一样——朝鲜半岛的民众,也同样为了生存二字疲于奔波。

而且,不同于草原游牧之民以畜牧为业,以牛羊为生产资料、乳制品为食物和产出,以及中原华夏文明以农耕为业,以田亩为生产资料、农作物为食物和产出。

——朝鲜半岛过往千百年,都是以渔业作为获取食物、保障生存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

这样一来,就使得朝鲜民众的生活水平,比草原游牧之民,都还要更加恶劣了。

草原游牧之民,哪怕是遇到了不丰的光景,牛羊也不会挤不出奶,顶多也就是记得奶不够多、不够吃;

至不济,也总还有牛羊本身,可以作为应急储备食物,来帮助游牧之民熬过青黄不接的寒冬。

再者,乳制品、风干肉类的保质期,都还是勉强够看的。

所以游牧之民理论上,是存在‘物资储蓄’的客观条件的。

——牛羊下奶多的时候,存点儿奶酪行不行?

——不得不宰杀牛羊的时候,存点儿肉干行不行?

自然都是可以的。

华夏农耕文明,那就更别提了。

种地种出来的粮食,但凡存储得当,那都不是多少天、几个月的事——而是几年,乃至十几年的事儿。

也正是生存物资,即食物的保质期足够长,华夏文明才能具备比游牧文明更高的抗风险能力。

——游牧文明遇到事儿,存粮也就够吃几个月;

时间更久一些,无论存粮还够不够吃,都会变质,接着吃就是在拿命堵。

而农耕文明遇到洪涝灾害,只要范围不是特别广,便往往能通过从周边地区调粮,轻易消除灾祸所造成的影响。

农作物足够长的保质期,既使得汉室的官方机构,能够长期、稳定的持有物资,也同样是的‘千里转运生存物资’成了可能。

——反正不会变质!

——哪怕走的慢些也没事,大不了慢慢儿运呗!

而朝鲜半岛的情况,非但无法和华夏农耕文明相媲美,甚至都无法和出了名的‘抗风险能力低下’的草原游牧文明比拟。

因为这个时代的朝鲜半岛,本质上,应该被称之为‘渔猎文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