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

夜读居>医汉笔趣阁 > 第 201 章(第2页)

第 201 章(第2页)

要怎么才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杜甫只是个读书人,会因为时运不济而发牢骚埋怨“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读书人,他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仕途经历却还是一张白纸,他那经济天下的抱负也从未得以施展。

这一点他和李白其实都十分相似,他们几乎都当了一辈子的理想主义者,即使是在地位低微时求人援引也流露着对自己才华的自傲。

这导致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其实很天真,做起事来也不会像旁人那样深思熟虑。

所以一旦真的进入官场,他们会显得格格不入。

官场这种地方本来就容不下理想主义者。

也许寄望于年近七旬的李隆基能改变是愚蠢的,但只要李隆基还活着,还能在新皇登基后当上好几年的太上皇,那朝臣各择立场、各自为政乃至于相互攻讦的局面就难以避免。

这种情况下,不寄望于李隆基又能寄望于谁?

杜甫想不出来。

他甚至不知道李隆基知晓一切以后会不会真的有所改变,更不知道已经到了古稀之年的李隆基还有没有能力阻止安史之乱的发生。

可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霍善见杜甫一脸沉郁,知道这趟奉先县可能去不成了。他往左右看了看,见左右都没有人在,当场给杜甫掏出另一个圆溜溜的西瓜。

他把那沉甸甸的大瓜巨到杜甫面前说道:“那我们带着这个瓜去求见那位玉真公主?”

无论看过多少次,杜甫瞧见霍善大变活瓜还是一脸恍惚。

“要不,你到圣人面前掏个瓜给他看?”

杜甫觉得这兴许能增加可信度,毕竟李隆基勉强也称得上是个道家爱好者,认了人家老子李耳当祖宗的那种。

霍善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给赵煦掏过了。

赵煦你知道不,他是大宋的皇帝,不过他们大宋的情况比天宝十三年要好点。

虽然赵煦本人不治疗可能没几年可活了,但按照记载大宋得二十多年后才搞出靖康之耻的危局,可见当时宋朝还挺有折腾的本钱,不像大唐这样迫在眉睫!

赵煦看过大变活瓜以后也积极配合治疗了。

好西瓜,立大功!

杜甫:“……”

没想到那个每天没心没肺吃吃喝喝的苏轼竟也有过那么坎坷的经历。

霍善抱着瓜重回到那座富丽堂皇的道观前。

一点都没有因为自己刚说过“钱够了就不卖了”的不好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