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自己就是
格外爱吃的人,他让易知他们把剩下的粉蒸肉拿去分给其他人吃,自己和霍善就着灶头解决了一整笼粉蒸肉。
还准备和霍善准备只小猪,等霍去病休沐过来可以烤乳猪吃。
他虽然不能吃太多,但是烤好以后尝上一口还是可以的。
真想知道《随园食单》里写的烧乳猪之法到底好不好吃啊!
苏轼和霍善聊起自己在开封时的日子,他们开封城大相国寺有个烧猪院,里头卖得烧猪全京师第一好,大伙想吃都要去排队的。还好他别出心裁地交了几个和尚朋友,每次都能走后门拿到新鲜烤好的烧猪肉。
也不知烧猪院的烤乳猪与《随园食单》的烤乳猪哪个更好吃!
提及远在不知几千里外的京师,苏轼语气有些怅然。他可能永远都回不去了,那些热热闹闹的日子早已成为过眼烟云。
不止他回不去了,几十年后所有的宋臣都回不去了。
他们的汴梁城,永远只能成为许多人魂牵梦萦的“故土”。
霍善见苏轼情绪明显有些低落,麻溜说道:“好,我们烧小猪吃!”
汉代官吏一般是五日一休沐,也就是做四休一,方便官吏们回家后能彻彻底底搓个澡。这代表只要没别的事要忙,他爹一般隔个四天就能过来看他!
像今天他爹就可能会过来。
霍善拉着苏轼陪自己写《烧猪帖》。
既然要烧一整只小猪(或许不止一只),那肯定是要把自家几个表叔都给请过来尝尝,这不得给大伙都下张帖子!
“哼,不给司马迁写!”
霍善还和苏轼这么宣布。
苏轼果然忘了刚才的惆怅,好奇地问霍善:“怎么?你还和司马迁有过节?”
他还没见过活着的司马迁来着。
而且眼下司马迁不仅活着,还是齐整的!
霍善可是很记仇的,哼哼唧唧地说道:“他请别人去他家玩不请我,我也不请他!”
这个“别人”指的自然是嬴政。
苏轼乐道:“人家又不是四岁,请你个小孩子去家里做什么?”
霍善道:“反正我不请他!”
苏轼也不强求,还真陪着霍善写起了《烧猪帖》,替霍善广邀亲朋好友过来尝尝庄子这边的秘制烧小猪。
两人写到一半,霍去病就找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