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的大都城墙,显得分外的落魄,如同一个未老先衰的妇人,无人赏识而独自哀怜。
与她相伴的,只有凉意渐起的秋风与城外一望无际的枯草。
一个更显落魄的身影,自枯草丛中,跌跌撞撞地摸向城门口。
“谁——”被惊醒的城门守卒,懒洋洋地问道。如例行公事般地甩出长枪,捅向黑影。
“别、军爷别捅……”黑影惊叫道:“我是梁王府上的李二牛,不是贼人。”
“梁王府上?”守卒根本不想多问,摇摇长枪说道:“给老子滚一边去!”
“我、我要进城啊……”
“再不滚,我真捅了!”
李二牛只好闭上嘴,缩至墙根,找个凹下的小坑蹲下,继续往脸上糊着鼻涕与泪水。
西北一行,李二牛只享受了半个多月的温馨,却又被迫重返可恶的江湖路。
原以为可以在那里一直赖到前往吐蕃的显哥回程,却被甄公子连骂带踹地赶回大都。
命苦呐……
只是李二牛也知晓自己在赵复临终之事上犯了个大错,虽然心里不舍,却也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大都。
瞧着周边已经没什么人影,李二牛顺着墙根往东南角摸行。找到一个小小的豁口,熟练地爬行而过,就此翻入大都城。
回大都第一站,自然便是到太极书院,确认那临终的赵复到底是死是活。
李二牛摸出几根布条,绑紧自己飘落的裤腿,便化为一只肥硕的狸猫,顺着阴暗处,轻身向太极书院潜行而去。
伫立于东南城角之处的太极书院,静谧而肃然。
有数个衙役正懒洋洋地抱刀蹲守于书院门前。
李二牛绕到书院后墙,寻到一个狗洞,费了半天劲,才将自己塞进去。
赵复的草屋就在不远处。
透过半闭的屋门,可以看到堂屋已经成为一个灵堂。
中间挂着一个凄惨的“奠”字,供桌上摆着数碟果品,两根粗大的白烛忽闪忽灭。
桌前,跪坐着两个学子,正默默地往火盆之中,慢慢地投入一些纸钱。
果然凉了……李二牛心里跟着拔凉,缩着身子从狗洞退出书院。
转眼,便消失于夜色之中。
……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鱼的记忆是短暂的,其实人的记忆也未必好过多少。
春末夏初的那场危机,只是过去半年时间,绝大多数的大都人便已经忘却了曾经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