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山又拿起第二封举报信。
省里某中型国企的下岗职工实名举报该企业负责人挪用公款,以及违规担保导致企业濒临破产,职工安置款无法落实等问题。
虽然没有附件,但信件的内容却是十分翔实,很有分量。
一份,两份,三份……
姜云山看得很快,但每一页的关键信息都清晰地印入他的脑海。
他面无表情,但眼神却越来越冷。
这些举报信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
工程腐败,违规操作,国有资产流失,干部作风…
大部分都能算得上内容翔实,线索充分,就算不能直接立案,也至少符合纪委进行初核的要求。
而显然,这些举报信如今都直接进了档案室,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基本上就会从此束之高阁了。
如果是以前的姜云山,这个时候怕不是已经要拍案而起,怒不可遏了。
但是,如今的他虽然也很愤怒,但是却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冷静,甚至还有几分警惕。
原因无他,郭鸿雷的出现实在太巧了,而且还有些明显不合常理的地方。
比如自己第一天上任,郭鸿雷凭什么就这么相信自己?
至少他说的搜过自己的资料什么的,姜云山是肯定不信的。
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他看到郭鸿雷明明是开着帕萨特来的,而且他还注意到了郭鸿雷手上带着一块价值至少上万的手表。
明明条件很不错,但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偏偏把形象搞得非常朴实,连头发都乱糟糟的。
当然,这些目前还只能说是疑点,姜云山并没有证据证明郭鸿雷的行为一定有着什么问题。
皱眉思索了一会之后,姜云山再次翻看起了举报信,他感觉在这些举报信里应该能找到问题。
果然,当他带着怀疑再看了一遍举报信后,终于就发现了问题。
其中有两封手写举报信的字迹虽然刻意做了区别,但姜云山却高度怀疑是出自同一个人,而且他感觉自己似乎在某个地方见过。
可是…在哪见过呢?好像自己来了大江省之后一共都还没见过几个人吧?
姜云山思索着,视线无意间落在了今天李昌达送来的那份需要签字的设备清单上。
清单虽然是打印出来的,但签名却是手写的。
虽然只有李昌达这三个字,但因为好奇涉猎过字迹鉴定技术的姜云山,还是从某些笔画和习惯上发现了异常。
李昌达就是写那两封举报信的人!
他虽然刻意变化了写法,但一些笔锋和架构的习惯依旧可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