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着手中的布袋和尚,王屿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祥和、欢喜、自在……
这已经不仅仅是形态的逼真。更是一种气韵、意境的传达。
如果说任师傅的大黑天是“工”的极致。
那孙长林的布袋和尚,则上升到了“艺”的境界。
“这……”王屿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惊叹,“这感觉……完全不一样!”
任师傅看着王屿的反应,脸上露出略带感慨的笑容,“看出来了吧?我雕的是‘形’,追求的是精准和工整。
而小孙他……雕的是‘神’、是‘韵’。
他对材料的理解、对下刀力道的掌控。尤其是借色入境、化瑕为瑜的灵性,是真正祖传已经融入他们血脉的东西。不是靠勤学苦练就一定能达到的。
我这辈子……怕是难望其项背……”
他走到王屿身边,手指着那布袋和尚的衣褶道:“你看这处线条……看似随意。实则每一刀的深浅、弧度、走向,都经过了极致精准的计算。
多一分则显刻意、少一分则失流畅。
最重要的是他下刀时,仿佛能感知到玉石内部的纹理走向。每一刀都是在顺着它的‘性子’来。
所以成品看起来毫无刀斧凿刻的生硬感,宛如天然生成。
这种本事,需要极高的天赋和对材质近乎本能的直觉。”
任师傅长长叹了口气,王屿能看出来他情绪的复杂。
但很快他又指着俏色巧雕的地方道:“还有这里……这不是简单的俏色巧雕,而是‘融色’。
他不仅仅是在利用颜色,而是在引导观看者的视线和情绪。让颜色成为作品叙事的一部分。
这种能力……万中无一。”
王屿小心翼翼地摩挲着手中的布袋和尚,在任师傅专业的解读中震撼不已。
他明白任师傅爱宝惜才,但也是到了此刻才清楚他为何如此推崇孙长林,甚至不惜为他作保。
孙长林点石成金的手艺,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雕刻。说一句艺术家也不足为过。
“王老板,”任师傅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小孙这门手艺,如果用对了地方,价值不可估量。
我知道你志不只在眼前的生意。未来,如果你想做高端定制、收藏级翡翠作品,甚至是修复一些珍贵的古玉、传承器物……小孙的这门手艺,就是你最大的底气和技术壁垒!”
王屿一愣。
他没想到任师傅想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