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仙虽已是超凡入圣、堪称地只神仙之流,但相较于本尊那等掌控命运、遨游万界的伟力,终究是云泥之别。加之刻意隐匿,故而其气息完美内敛,看上去与一个略有几分奇特的寻常少年并无二致,也难怪许景明和此界凡人完全察觉不到任何异常。
他只是觉得这少年馆主说不出的古怪,却不知自己正站在一位何等存在的面前,手中那张简陋的传单,又究竟意味着何等难以想象的机缘或……麻烦。
许景明自然不会知道,这家“希望武馆”能够如此不合常理却又风平浪静地存在,其背后并非毫无缘由。这并非单纯依靠玄仙手段的精细操作,更主要的是源于其本尊——命运之主秦玄——太玄真人早在那颗希望蓝莲子破空而去时,就预见到其根基较之另外两莲稍逊一筹,为防这缕化身在弱小期因过于“显眼”而提前夭折,或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特意赋予了一项特殊的庇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并非什么强大的攻击或防御性神通,而是一种更为微妙、近乎概念性的法则影响——模糊光环。
这道光环无形无质,却时刻环绕着蓝莲子化身。它的作用并非强行扭曲现实或篡改记忆,而是能对涉及到化身“不合理存在”的认知进行选择性的模糊处理和合理化引导。
当人们注意到“一个未成年少年独自开设武馆”这件极度反常的事时,“模糊光环”便会悄然生效。它不会让人们变成瞎子看不见,也不会强行让他们认为这事绝对正常,而是会微妙地干扰他们“深究”和“采取强硬行动”的冲动。
具体到希望武馆的开办过程:
少年馆主确实动用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力量,完成了最基本的租赁合约——让对方觉得短租给一个安静的少年暂时看管房子也没什么、生成了最关键的身份文件——使其在系统查询中“合法存在”。但更多繁琐的细节,其实并未做到天衣无缝。
然而,当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审核材料时,光环的影响下,他们会下意识地觉得:“哦,大概是哪个家族的小孩子闹着玩吧,手续看起来好像没问题?”“可能背后有大人操办了吧,文件都齐了就行。”“这点小事,没必要太较真,按流程办吧。”——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模糊心态会成为主导,让他们忽略掉那些细小的、本可深究的不合理之处。
同样,对于左邻右舍而言,他们会注意到新来了一个奇怪的少年,好像开了个不像武馆的武馆。但光环让他们下意识地想:“估计是家里有钱,给孩子弄个地方玩吧。”“看起来挺安静的,不吵不闹就行。”“别人的事,少打听。”——好奇心和干预的欲望被无形中降低了。
而到了明月市武术协会这里,这种“模糊光环”的效果就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确确实实注意到了这家武馆的不寻常,也感觉到了其不合规矩之处。按照常理,他们本应更积极地去调查、甚至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
但在光环影响下,他们内心深处“按规矩办事、维护行业秩序”的强烈冲动被微妙地钝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倾向于“观察”和“猜测”的心态。他们会聚在一起讨论:
“这事有点怪啊……”
“你说他手续怎么办下来的?是不是上面有什么人?”
“背景可能不简单吧,不然怎么这么悄无声息就开了?”
“咱们还是先别轻举妄动,再看看情况。”
他们注意到了异常,却没有产生立刻去举报、申诉或者强硬干涉的强烈念头,反而自动脑补出了各种“可能存在的某种背景”,将自己的疑虑引向了某种“合理”的猜测方向,从而延缓乃至消解了直接行动的可能性。这使得希望武馆虽然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怪事”,却始终没有升级为需要被严肃处理的“事件”。
这一切,都是太玄真人预先设下的保护机制。他深知希望蓝莲子的特性在于引导与演化,而非强力的镇压与净化,故此法旨也更偏向于隐匿与调和,让化身能在不被过多干扰的情况下,于此界慢慢汲取那“希望”之力,观察因果,等待时机。
因此,少年馆主才能如此安然地窝在他的书山剧海之中,对外界的纷扰近乎漠不关心。因为他知道,只要不过分张扬,那些真正会带来麻烦的“深究”,早在萌芽前,就会被本尊留下的这道“模糊光环”悄然抚平。他需要的,只是这份合理的“存在”本身而已。
许景明捏着那张简陋到极点的传单,心中的困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发浓重。他实在无法将这片书的海洋、这个看狗血剧的少年与“武馆”联系起来。犹豫了一下,他还是鼓起勇气,朝着那再次沉浸于屏幕中爱恨纠葛的少年馆主,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那个…馆主…恕我冒昧,您这武馆…真的想要收徒吗?”他的声音带着几分不确定,目光扫过四周浩如烟海的典籍,“在这里…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