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还有来自东欧的魔术痕迹,应该是……【蝶魔术】的一种?然后是北欧的【卢恩魔术】。”
“还有这是……嗯,看不出由来的结界术,还有对风属性的【元素变化】……”
——这也是韦伯觉得这个势力,似乎有着一统【魔术界】的野心的原因之一。
不同的魔术基盘,按理来说,其思路是完全不同,且互不兼容的!
但通过巧妙地借用与再编,现在这个术式不仅将那些困难的矛盾的地方摈弃,还在减少消耗的同时,赋予了更快的速度和灵活性。
根据其效果的描述,一单位魔力,居然可以让不重于一吨的物体,在不高于音速的速度下,飞行一小时!
要知道,放在平时,哪怕耗尽自己全部20单位的魔力量,韦伯连让自己离开地面都做不到。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太大了!
然后,韦伯就发现这个术式很难刻画出来。
……
就像韦伯所说的,魔道书无疑给出了,精细到每一个咒文和魔力结构的解释和原因。
甚至,其中的每一点听起来都符合逻辑,且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也就是说,任何施术者,这需要将其按照书上的记载,哪怕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运行,也能成功。
甚至,其记忆和韵律显然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就像不同的歌曲在“歌曲串烧”时,似乎能很顺利地切换一样。
其结构和咒文背诵起来,只要任何有逻辑的人类,都能够像念出“1、2、3……”这样轻而易举地推导到最后。
但问题是总是有“意外”发生。
在韦伯看来,他甚至有时候完全意识不到,为何自己会将其中的一些部分弄错。
明明是常识一样的魔力运转,却总是因为“疏忽大意”走到错路上,简直就像有人故意蒙蔽了自己的意识一样。
要么,就是因为运气。
窗外突然响起的猫叫声,玛莎夫妇突然上来告诉自己吃些点心……
甚至是Rider突然翻开的书页声音,也不知为何变得响亮起来。
于是,夜晚大概凌晨三点时分。
实在是为此感到纠结的韦伯,悄悄摸摸地重新站起来。
“隔音术式,没有问题。”
“所有杂物,也整理干净了。”
“Rider和其他人也都睡着了。”
在确认一切都没有任何问题后,他给自己鼓了鼓劲。
“好,这一次一定没有问题了。”
而最后,自然也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