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两辆轿车、两辆吉普留在家里用,家里的男人除了陈老爷子都会开车,小满也会。
车到位了,何雨柱打电话让两个文物专家去了一趟‘藏古斋’,然后给李守诚下达了任务,可以去扫货了。
隔日,四辆车离开四九城,直奔晋省省会而去。
又过了两天,95号院终于彻底腾空了。
老贾家最后一批家具被搬走那天,老太太坐在轮椅里,执意要何雨柱推着她去看看。
“柱子,推太太去瞧瞧吧。再不去看看,怕是真看不到它原来的模样了。”
何雨柱蹲下身,握住老太太枯瘦的手:“太太,那院子破败得很,等修好了再去看不行吗?”
老太太摇摇头,眼神坚定:“就得现在去。修好了,那是新的。我得再看看它旧时的样子,跟它告个别。”
何雨柱拗不过,只好叫上家人陪着老太太往南锣鼓巷95号院看看。
仲夏的阳光有些灼人,穿过胡同里槐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越接近95号院,老太太的脊背挺得越直,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有了光。
打开广亮大门,何耀祖和何耀宗哥俩,把老太太抬进了门槛,一路从前院、中院到后院,老太太看了个仔细。
垂花门上的漆皮剥落得厉害,露出底下的木头本色。
西厢房窗棂断了一根,垂花门和月亮门都有些破败了,阳光都能透过抄手游廊上面的瓦片照下来了,这些年住户们只管住,再破只要能住也没有人想着修一修。
这座院子比起十八年前破了何止一点半点,再加上搭建的地震棚、厨房、仓房等等等,都快看出去它原本的摸样了。
进了院子老太太一言不发,只是用手指方向,让何雨柱推着她去看。
所有的地方都看过以后,回到前院,老太太让何雨柱调转轮椅,久久地凝望这个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院子。
阳光照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那双见过近一个世纪风云的眼睛里,慢慢蓄起了水光。
何雨柱蹲下来,看见一滴泪顺着老人深刻的皱纹滑落,悄无声息地滴在衣襟上。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握住了老太太干瘦的手。
良久,老太太才开了口:“柱子,你要修缮这院子,修缮的图纸能不能先给太太看看?”
“可以啊,修缮基本上也是照原样恢复,自然要您老把把关。”何雨柱道。
“好,好!”老太太拍着何雨柱的手道。
“不过有个事我得跟您老先打个招呼。”
“什么事?”
“前面的倒座房我肯定会推了,影壁也要往后推一截直接到前院,家里的车以后都得有地方停,那几间房也不住了人。”
“可以,本来前面就是给马夫那些人住的,现在用不上了,直接给车用也不错。”
“您不反对就行!”
“我反对干嘛?行了,看也看完了,回吧。”老太太笑道。
“好。”众人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