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

夜读居>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99章 借钱抗清(第3页)

第299章 借钱抗清(第3页)

这帮边镇的文官武将们一直宣称,是努尔哈赤和李永芳等人会操纵人心,导致内奸献城。

而在努尔哈赤崛起的初期,这多半是败军之将为了推卸责任而编造的借口。

那时后金不过一边陲势力,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都不会轻易投靠后金。

但此一时彼一时,经过多场惨败后,明朝东部边镇的许多官兵、乃至百姓,都逐渐认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明军野战是真的打不过清军。

而那个关外的“鞑子皇帝”皇太极,似乎真的有可能问鼎中原。

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些心思活泛的人便开始悄然增多。

当阿济格大军抵达天寿山区域后,询问抓来的当地百姓,得知这里竟然还有一处未完工的皇陵,当即大喜过望。

这个皇陵就是天启皇帝的德陵。

阿巴泰立刻提议,他说当年己巳之变时,我与萨哈廉曾祭祀的金朝皇陵,就是这个天启皇帝下令毁坏的。

金朝在名义上,毕竟也算是后金的野祖宗,何不出一口恶气?

阿济格从善如流,当即率军直奔德陵,将地面享殿、碑亭、明楼等所有建筑尽数焚烧捣毁。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盗墓知识,一行人找不到地宫墓门入口,只得作罢。

在陵区,阿济格还俘虏了数百名守陵的士兵,结果仔细一看,竟然全是蒙古人!

阿济格都蒙了,你们一帮蒙古人,怎么给明朝皇帝看守起了陵寝?

难不成是为了报答木匠皇帝给你们发的那点岁赏?

经过仔细询问后,他才得知,这帮蒙古人原来是漠南的蒙古难民。

因为部落遭了白灾活不下去,这才冒着被割人头的风险,投奔明朝。

一个叫王肇坤的巡边御史和一个巡边太监收留了这帮蒙古难民,给他们一口饭吃,并将他们编入名册,用来顶替那些给勋贵们干活的京营苦工,负责守陵。

阿济格一听,眼珠一转,于是计上心来。

他对着这群蒙古难民说道:

“也罢,这坟我们也刨不了。”

“你等要是想吃我大清朝的皇粮,就替本王冒个险,跑回昌平城去,想办法打开城门。”

“只要城门一开,我就收编你们,给你们一口饭吃!”

这群走投无路的蒙古难民与阿济格一拍即合,当即答应下来。

于是,这群特殊的内应慌慌张张地就逃往了昌平。

此时,镇守昌平的是太监王希忠和总兵巢丕昌。

面对这群从天寿山逃来的蒙古夷丁,王、巢二人非但没有怀疑,反而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二话不说就将他们全部收入城中。

能干出这事儿,倒不是因为两人愚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