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华抬起头,双眼通红,手指里捏着几张零碎的角票,一声不吭,他这趟出去,能张嘴借钱的他都借了钱。
大家都说没钱,他手上这些是东拼四凑借到的三块五毛钱,其中一块五还承诺了还的时候多几毛利息。
最终猪被捆起拉走了。
王保华只借到了三块五,听着这个数字,简直了,比苏月月预料到的少太多了,杯水车薪。
不管怎样,得先去医院,离开红川市的时候苏国祥塞给了她三十块钱,回村途中在文具美术店买了画笔炭精粉一些工具花出去了一些,现在剩下二十七块多,加上王保华借到的和唐高远留下的以及卖猪的钱,先在医院预缴三十块。后续的手术费用再另想办法。
苏月月找人问了一下镇上有没有国营委托店,要是没有,她就得跑一趟桐城了。
“国营委托店你得到城里去,城里有好几个,这个可没有。”
得到护士的回答,苏月月赶着最后一班车往城里跑,幸好出村的时候找村支书开了介绍信,不然得白折腾一趟,桐城地大,国营委托店也算好找。
“你看看这种手表你们回收吗?”苏月月进店之后把手表摘了递过去。
店员接过来,细细的检验了几分钟,“这是上海牌手表,7120普通型号,有点磨损,但完整度这些还可以,价格上……60块,你看成不?”
照现在的二手物价这个价格不高也不算低了,但才60块,住院上下加上各种花销要花的钱起码一百来块。
见小姑娘不说话,店员把手表放下,“65块不能再高了,二手的不能和新货比,不然我没利润也卖不出去,你这也不是稀有型号,要是不满意,你再看看别家店。”
这一姑娘的穿衣打扮一看就是有见识的,店员也不会随便糊弄人,何况买得起上海牌手表的人也不是他几下就能糊弄得了的。
最后前后拉扯了几下,苏月月以67块钱把手表卖了。
手表是她上次生日硬磨了杨采给她买的,也是她迄今为止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了,这些钱并没有给苏月月多少安慰,砍树吃桃可不算什么好事。
花了三角钱在街头吃了碗面,味道很是一般,她没带粮票,去不了国营面馆,个体户开的面馆不用粮票,价格上确是相对较高,惦记着晚上还要住招待所,没吃饱的她也不敢再花钱买第二碗。
改革开放初期,搞原子弹的干不过茶叶蛋的,只要敢想敢干,随便做点小买卖都一本万利,苏月月在桐城逗留了一天,逛了集市和一些铺子,见到了人卖各种东西,有包子、糖瓜、豆花馄饨,看着都太好吃了。
但她没钱,咽了咽口水果断走开。摆摊不适合她现在的情况,她需要的是立马就能结钱的活计,最好是能预支工资的那种。工资还得高。
街上的店铺外有些会贴着招工,不过很少,毕竟招工还要多花一份钱,不如自己干,真金白银都是自己的。
终于苏月月在码头找到一份当天现结的活计,帮早点摊包包子,按件计酬,包十个包子一角钱。早上忙完就能结账,不耽误她下午继续找工作。
厚着脸皮问了几家店铺招不招工,要么不招,要么就是不能预支工资,亦或是工资太低了。
“你要找工作啊,这地可不好找。”一个穿蓝靛色布衫的小姑娘正巧过来买包子,看了苏月月一眼提醒她道:“不是桐城本地人吧,这边都是小吃摊贩,大都自家的买卖,百货大楼那边有个二七广场,店铺买卖杂,你去碰碰运气。”说着就骑上了二八大杠,叮铃的声音响彻街巷。
百货大楼旁边有个二七广场,是桐城最热闹的地方,还有很多蓝发碧眼的外国人,苏月月进到这个广场就感觉到了一股时代的欣欣向荣,这里逛街的人也和她之前看到的不一样,大多衣着讲究,烫卷发喇叭裤穿衣打扮很是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