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回传截图:正文三行,按钮两枚。
白璃看完字号,又让客服把“窗口FAQ”置顶:
一、为何不救某个人;二、为何不封全城;三、如何判断假消息。
每条下配当次读数与唯一链接。
阮清同步更新关键词屏蔽表,屏蔽“直播围观”“抽奖到场”等引流词。
热点帖置顶“不去窗口聚集”,样式图一并发回。
同时开“异常举报”入口:截图+定位,一键上传。
后台只收读数与时间戳,不收人名。
三类标签——谣言、引流、求救,分别路由法务、内容、热线。
客服脚本改为三句:请勿聚集、以读数为据、等待下一条播报。
两家媒体申请连线,阮清回绝,只给统计图与倒计时,不给现场画面。
闭环恢复。
策展人推进第二步:“清理噪声:非必要移动、临时聚集、无意义通信。”
“‘无意义’由谁定义?”白璃问。
“由效率。”
“加注:不得以效率为由屏蔽对外通报。”白璃说,“你若屏蔽,我们触发一枚闭锁;你不屏蔽,我们不动闭锁。”
“记录。”它答。
左侧读数抖了一下。
“接缝冒头。”北辰低声,“我再推一点。”
“只一点。”
他收放干净。
呼吸快了半拍,又压下去。
折半状态更容易疲惫,手心微汗,指节仍稳。
柳入楼丢来一袋含盐水:“小口喝。”
“样本库第一阶段完成43,效率下降7。”策展人报。
“可接受。”白璃回。
外线同时回声——
田静:“评论区问是不是实验,我们引用读数与窗口,不贴情绪标签。”
阮清:“标题换成‘窗口倒计时’,‘封’字被压下,口播统一一稿。”
时间跨到第十分钟。
“再过七分钟,闭锁预热。”柳入楼看灯,“C2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