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它动作,摆明了就是在玩自己。
沈新愈发觉得不对劲。
以自己的天赋,喂了这么多鱼,怎么着也该有图标了。
但就是没有。
或者说有了,又立刻消失。
尤其是这么快的消失,让沈新有些摸不着头脑。
正想着,旁边杨泽然凑了过来,好奇的问道:“沈新,你那种……天赋,是怎么起作用的,是不是动物一看见你就特别亲。”
“你看这海豚还主动过来跟你打招呼,像我就不行,走路上,脑袋上都能掉鸟屎。”
在杨泽然眼中,刚才两条海豚就是冲过来,主动跟沈新打招呼,还进行了亲密互动。
“打招呼?”
沈新心中一动,猛然有了一些想法。
回想刚才的接触过程,可能就如杨泽然所说,这两条海豚在跟自己打招呼。
而图标的突然消失,好感度快速减少,沈新觉得可能跟不同的动物,或者说动物的智商有关。
打个比方。
猫猫狗狗,可能就像是一个婴儿。
天生需要吃,需要人的陪伴。
沈新提供这些东西,好感度的提升过程,就像是把一个婴儿养大了。
那么当孩子犯错,自己揍他的时候。
他会生气,会掉好感度。
但因为从小养大,对自己足够依赖,再生气也不至于断绝关系。
所以掉好感不至于一下子全部掉光,是缓慢的掉。
而海豚,沈新觉得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
他们天生聪明,就像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独立的个体。
他们不是婴儿,更像是个成年人。
刚才的过程,其实就是两个成年人见面。
可能沈新天赋使然,落在动物的眼里,是一个温和亲人的帅哥。
那现实中,面对这样的一个人,你也会本能的产生一些好感。
所以立刻出现图标,然后又一口气暴增了4格。
这4格好感,在沈新看来就是海豚对自己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