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忍不住插嘴:“那你刚才还说英格兰能赢?”
老人撇撇嘴:“足球是圆的,总得有点盼头。”
他拽着老伴转身离开,嘴里还嘟囔着,“但现实点说法国人确实强啊。”
法国球迷面对镜头时,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罗伊?他才19岁,但已经是世界第一前锋了,没有争议。欧冠17个进球,联赛45个,这种数据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怪物级别的。我们法国从来没出过这样的天才——速度比巅峰亨利还快,盘带比齐达内年轻时更花哨,射门精度堪比帕潘,还能踢一脚漂亮的任意球。”
“最可怕的是,他至少还能踢12到15年。想象一下,等罗伊25岁会是什么水平?30岁呢?今晚过后,英格兰后卫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做噩梦。我看了他对阿森纳的两回合比赛,坎贝尔被他过得团团转,那可是英超最好的中卫之一。第一次变向,坎贝尔就跟不上了;第二次急停,坎贝尔直接滑倒了。那孩子踢球就像在玩电子游戏,把难度调到了简单模式。”
“英格兰人总吹嘘他们的英超是世界第一联赛,但看看这个赛季的欧洲最佳射手是谁?罗伊!看看这个赛季的英超最佳射手是谁?蒂埃里!又是我们法国人。现在他们自己的后卫要在欧洲杯上面对这两个怪物了,我真替特里和坎贝尔感到可怜。”
“你们英格兰有贝克汉姆的传中,有欧文的速度,但罗伊是另一个维度的球员。等比赛结束,全世界都会承认:这将会是新一代的球王。19岁?那只是个数字罢了。”
随着比赛临近,英法两国的媒体交锋逐渐升温。
报纸头版针锋相对,电视节目里专家们唇枪舌战,电台主持人更是火力全开。
英格兰媒体翻出历史战绩,强调法国队在大赛中面对三狮军团时的糟糕表现,同时不忘调侃法国人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
法国媒体则反唇相讥,列举近年来法国足球的辉煌成就,嘲笑英格兰人只会沉溺在1966年的老黄历里。
电视台的赛前分析节目里,双方名宿各执一词。
英格兰嘉宾强调身体对抗和定位球优势,法国专家则大谈技术流和战术素养。
连天气预报都成了较劲的由头。
英格兰媒体说里斯本的艳阳天适合英式足球,法国媒体立刻反驳称晚风渐凉正适合法国队的控球节奏。
赛前最后几小时,这种媒体间的明争暗斗达到了白热化,仿佛胜负在球场外就已经开始较量。
《镜报》以“里斯本之狮”为头版标题,配发贝克汉姆、鲁尼和兰帕德三人口吐狮舌的特效照片,呼吁球队重现1982年战胜法国的经典战役,同时期待欧文能终结法国队的零封纪录。
《每日电讯报》用“该释放的时候了”的激昂标题,将这场比赛视为英格兰队迈向更高荣誉的起点。
而《泰晤士报》则巧妙利用莱德利-金(king)的名字做文章,连续刊登“‘国王’将帮助英格兰统治法兰西”和“埃里克森支持‘国王’帮助英格兰统治法兰西”的标题,向法国队发起心理战。
相比之下,《卫报》保持冷静克制,头条“埃里克森要求保持冷静的头脑”,吸取英格兰历届大赛惨败的教训,其前日发表的“英格兰队为何不能问鼎”一文更是对球队进行了全面批评。
各报不约而同地报道了法国队长德塞利贬低英格兰的言论,同时也不忘提及他已失去主力位置的事实。
多家媒体还邀请足球名宿出谋划策,为战胜法国献计献策。
《太阳报》则延续其一贯风格,用“BallsvGauls”的双关标题(“Gauls”指高卢人即法国人,“Balls”既指足球又暗指男性丸)和小贝的内裤广告炒作助威。
该报在副标题直接引用贝克汉姆的玩笑话“我们的比他们的大”,延续了对其内衣广告的持续报道。
这种看似低俗的文字游戏,实则通过戏谑方式传递着“英格兰队货真价实、能战胜法国”的自信。
为强化效果,该报甚至刊登了三位比基尼女郎怀抱幼狮的香艳照片,将“三狮军团”的称号以极具视觉冲击的方式呈现,用其标志性的另类风格为英格兰队助威。
法国媒体对英国媒体的喧嚣报以优雅而犀利的反击:
《队报》头版选用齐达内闭目沉思的黑白特写,标题仅用一行烫金法文:“L’artavanttout”(艺术至上)。
内页用三组数据静默陈列:法国1040分钟零封纪录旁语气夸张地标注“法国上次被攻破球门时,鲁尼还在穿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