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想过,会有第二个人,在另一个时空的孤独里,能与那些文字产生共鸣。这让我感觉我们的孤独,好像有了一点交集。
所以,阅读的冒犯我原谅你了,但下次见面,你得告诉我,你最喜欢哪一段吐槽。
好了,说正事。虽然我很想继续跟你探讨奥威尔,但我们还有一只毛茸茸的小家伙等着拯救。
我已通过马克了解了你和小北极熊的事件,请允许我代表本研究所,对你敬畏自然、帮助极北动物的行为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你手中的官方文件,是我们通过一些‘非常规’渠道协调的结果,你可以将它视为你的‘合法执照’。
我将在十天后(可能会有延迟),亲自带队来接它。
是的,你没看错,我亲自来。
因为我很好奇,写出那封信的人,到底长什么样。
随箱附上的物资与《指南》,是我熬夜为你准备的,我需要你明白,接下来的十天,你不仅是小北极熊的看护者,更是一位身处一线的‘科研数据采集员’。
箱内的电子记录仪、电子秤和皮尺是这次任务的关键。
我要求你,拿出你破解我密码的那份聪明和严谨,务必严格按照《指南》上的要求,每日在固定时间,对它的核心生理数据,进行精准的测量和记录。
这些数据,对我们而言,拥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它将成为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录。
马克还告诉我,你们的节目还会在更广的范围播出,这意味着,你很快会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明星了!
别搞砸了,“思想深刻的读后感先生”,我会看的。
既然你能读懂我的密码和日志,那么我相信,你也能理解我接下来这个提议的分量。
我们研究所一直在寻找具备出色野外生存技能、强大心理素质,且对野生动物怀有敬畏与共情之心的人。
坦白说,我们找到了很多前者,但很少有人同时具备后者,并且还能引用乔治·奥威尔。你像个……罕见的混合体,一个野蛮的学者,或者一个文明的野兽?原谅我的词穷。
如果你能出色地完成这次的数据记录任务,向我们证明你的严谨与可靠。
我在此以北极生态研究所负责人的名义,向你发出一个非正式的邀请:我们愿意在本次挑战赛结束后,特聘你为本机构的‘极地项目特邀顾问’。
这意味着,未来,你将有机会深度参与到更多北极熊孤儿的救助、康复乃至野化训练的环节中。
更意味着,你会有很多机会参与到这只小北极熊的成长中,还会和我和JC一起喝杯咖啡,继续我们今天没聊完的话题。
请认真考虑我的提议,现在,一切都取决于你接下来的表现。
期待十天后与你、还有健康的小熊,以及我那些珍贵的资料重逢。
祝顺利。
(PS:好得很,正在抱怨实验室的咖啡。你的信我没给他看,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
——麦柯兹”
林予安捏着这张信纸,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这已经不是一封简单的公函或感谢信了。
这封信的风格,和他从日志中窥见的那个不羁、坚韧而又充满幽默感的形象完全吻合。
信中那毫不掩饰的好奇与欣赏,让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救援者,而是一个被认可的平等对话者。
但这些,都不是让他心跳加速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