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真是看中这篇论文啊,何必搅和进去了。”
妻子无奈的看着丈夫,“你打算投给哪篇报刊?”
“纽约书评!”
布鲁诺教授忽的抬头,让妻子看到一双锐利明亮的眼睛,斩钉截铁的说道。
“Oh!Mygod!”
妻子惊呼一声,显然对丈夫的选择很是惊讶。
《纽约书评》是美国文艺界知名的文艺阵地,是很多文学家,作家,精英知识分子的心头好!
它的评论文章更具知识分子气息、更激进、更注重思想深度。
它不仅仅是评论一本书,更是以书为切入点,展开对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的长篇论述。
显然布鲁诺教授这篇文章,足以达到这个要求。
毕竟这关乎着儿童文学未来的发展,以及关于儿童文学本质的巨大争议。
纯洁无瑕还是欲望投射?
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思考。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花费两到三天的时间,毕竟纽约距离芝加哥直线距离将近八百公里。
这个时间差,就足以让其他批评者的言论刊登了。
第二天早上。
布鲁诺教授就迫不及待的拿着程开颜的那篇论文,来到学校的办公室,找到了好几位文学领域的教授,兴致勃勃的推荐起来。
“大家注意到昨天新一期的《儿童文学》上面那篇论文了吗?”
“儿童文学,什么论文能让您这么激动?哈哈。”
一位年轻的教授,好奇的问道。
“莫非是加拿大那位佩里·诺德曼教授的论文?”
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教授,猜测道。
佩里·诺德曼是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英语系名誉教授,自70年代起从事儿童文学教学与研究。
其中著名的理论贡献就是:图画书“三重叙事”理论(文字故事、图像暗示故事、图文结合故事),对学界影响深远。
“不是那个老家伙!”
布鲁诺教授用力摇头,扬了扬手中的期刊论文,“都不是,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学者!这绝对是一篇极具颠覆性的论文!大家可以看看!”
“中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