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教授冲厨房忙碌的妻子知会一声,起身出门。
一推门,邮递员已经抱着一摞书籍走了过来,在不远处笑道:“布鲁诺教授!早上好啊!愿上帝庇佑着您。这是您订阅的期刊和书,都在这里了,您给清点一下。”
邮递员走到跟前,掂了掂手里的书。
“你也一样,小伙子,能不能帮我搬进来?”
布鲁诺教授冷峻严肃的脸上,却露出温和的笑。
“没问题。”
送走邮递员,布鲁诺教授在这堆书里挑挑选选,最终翻出了《JournalofChildrensLiterature》。
他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runoBettelheim)。
1903年生于维也纳,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39年移居美国,是芝加哥大学著名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
著有《空虚的堡垒》《梦幻的儿童》《爱得不够》《与母亲们的对话》等。
儿童自闭症经典研究的发起人,其中关于儿童孤独症理论议题,他主张是由于早期自主感发展受阻以及与养育者之间的互动异常,更提出著名的“冰箱妈妈“学说。
其人在全美,乃至于全球范围内的心理学界,童话研究界均享有盛名。
其中1977年《童话的魅力》一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
这篇著作从精神分析角度揭示童话的心理构建功能,奠定了其在儿童文学理论领域的大师之名。
“OnPsychologibsp;ProjeinChildrensLiterature:ABriefDiscussion(论儿童文学心理投射简论),kaiyan·g;AnselStephens(安塞尔·斯蒂芬斯)”
“儿童文学心理分析方面的论文?看样子还是个中国人的论文,还有宾大的安塞尔教授推荐,有点意思。”
布鲁诺教授挑了挑眉,你说巧不巧,他正是心理分析方面顶尖专家。
这时妻子端来一杯热咖啡,教授顺势握着喝了一口,将纸张翻到对应的那一页,仔细且严谨的翻阅起来。
“弗洛伊德的家庭罗曼史,指责成人在儿童文学构建自身缺失的部分来满足自身的欲望……
拉康的“镜像阶段”概念,儿童文学是成人对“理想童年”的虚构投射,儿童角色成为成人欲望及心理的镜像。”
布鲁诺教授脸上的表情,慢慢的从漫不经心,有点感兴趣,再到严肃郑重起来,看到最后这句话:
“儿童文学是成人为自己编织的童话,而儿童被迫成为这童话的囚徒。”
咔嚓一声,他一时激动,不小心打翻了身边的咖啡,惹得打扫卫生的妻子,惊慌的走了过来。
“怎么了?”
妻子问。
“我看到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虽然它不够完善,也不成体系,但我看到了它改变甚至是推翻儿童文学现状的可能!”
布鲁诺教授苍老的脸上因为激动,而格外的红,语气也十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