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

夜读居>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84章 外藩(第3页)

第584章 外藩(第3页)

尤其是在匈奴人明确‘不希望和汉家交恶、爆发战争’,必然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乐得汉家不去草原找麻烦的前提下,刘荣完全可以腾出手,专心料理朝鲜半岛。

说是料理,其实倒也不至于。

——过往千百年,朝鲜半岛并不曾敌对中原的任何一个华夏政权。

准确的说,是既不敌对,也不亲近——双方压根儿就没什么交集。

考虑到芥子朝鲜的存在,让朝鲜半岛对华夏文明有了些许认知,也可以说朝鲜半岛对华夏文明,是中立偏向友好,以及好奇。

再加上华夏文明天然具备的强大同化能力,以及文明先进性、制度优越性,朝鲜半岛对如今汉室,其实还是颇有些神往的。

刘荣依稀记得,先帝元年年末,朝堂举大朝仪,召内外藩属入朝觐见时的场景。

彼时,先帝老爷子的意思,其实是试探一下关东诸侯,看哪几家敢来长安,哪几家不敢来;

再通过各家宗亲诸侯来或不来,从而对各家诸侯‘反或不反’的立场,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最终的结果,有意料之中的部分,也有出人意料的部分。

——作为吴楚七国之乱的主导者,将先帝老爷子视为‘杀子仇人’的叛军头子,吴王刘濞称病不朝,甚至还搬出太宗皇帝特意颁下的‘许吴王不朝长安’诏,无疑是没有出乎任何人的意料。

想来也是;

早在太宗孝文皇帝早年间,吴太子刘贤被时任储君太子,也就是先帝老爷子一怒之下拿棋盘开了瓢,吴王刘濞就再也不曾朝过长安了。

儿子把人家的儿子给一棋盘砸死,太宗皇帝自然也是心中有愧,便也没过多追究,甚至还给吴王刘濞不朝长安,给补上了一套合法手续:赐鸠杖,许吴王不朝。

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有不少插曲。

——在先帝用棋盘砸死吴太子刘贤后,太宗皇帝的第一反应是低调处理,息事宁人。

于是便派人收敛吴太子遗体,草草给送回了吴都广陵,既没有给说法,也没有给足体面。

衣钵传人屈辱惨死于长安,吴王刘濞悲怒交加,也是半点不给太宗皇帝面子,直接甩出一句‘既然死在了长安,就葬在长安吧’,便又让人把吴太子刘贤的遗体送回了长安。

如此一来,太宗皇帝‘低调处理’的目的自然落空,遮羞布彻底被捅破。

自那时起,吴王刘濞便几乎不曾掩饰过对先帝,乃至对太宗皇帝、对长安朝堂中央的敌视。

只是太宗皇帝在位,吴王刘濞不敢反,也不能反。

直到先帝即立,吴王刘濞才终于有了举旗造反的胆量,以及造反的‘正当理由’。

——杀我儿子的仇人,居然做我汉家的天子了!

——寡人不能忍!

甚至即便是这样,吴王刘濞最终的举兵檄文,也没有半个字提及自己惨死的太子刘贤,而是说:皇帝削藩,乃左右有宵小蛊惑,故而起兵清君侧,诛晁错。

在此背景下,吴王刘濞当年要是真敢入朝觐见,那先帝绝对做得出软禁刘濞一声,甚至斩草除根的事来。

故而当年,吴王刘濞不朝长安,在所有人的意料当中。

齐系、淮南系诸王则应召入朝,也同样是题中应有之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