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难怪刘荣,对窦婴‘跪拜见礼’的举动无动于衷,甚至隐隐生出些许不愉了。
——丞相跪拜,无论放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非常值得说道、深究的大事!
如果窦婴是为了国事,是为了宗庙、社稷,通过跪拜的方式进谏刘荣,请求刘荣收回成命改变主意,那刘荣必然会老怀大慰,认为窦婴不负丞相之责;
或退而求其次——窦婴是为了自己背后的窦氏外戚,向天子刘荣求情,亦或是为自己说领衔的外朝,替某个被治罪的官员、功侯,向刘荣求情,刘荣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刘荣只会说:作为窦氏成员百官之首,窦婴还是有点担当的。
但眼下,窦婴却是为了儒家,不惜通过跪拜天子的方式,来向刘荣求情,或者说是施压。
为什么会是施压?
还是那句话。
在当今汉室,丞相跪拜天子,是实打实的政治事件!
如果没有必要的理由,非但这么做的丞相有问题,就连坐视丞相这么做,更或是导致丞相这么做的天子,也同样有问题!
刘荣非常确定,在窦婴原先的预想中,窦婴步入宣室殿,二话不说便是跪地一拜,刘荣必然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而后,诚惶诚恐的从御榻上站起身,快步走下御阶,将窦婴赶紧扶起。
至不济,也是赶忙使眼色,让一旁侍奉的宦者令上前,替自己扶起作为丞相的窦婴。
这样一来,窦婴一跪,刘荣一扶,窦婴便能掌控接下来的交流节奏。
但眼下,刘荣却一脸不咸不淡的神情,满不在乎的端坐于御榻之上,甚至还有空小口抿起茶汤;
搞得窦婴起身也不是,继续跪下去也不对,满心别扭,如坐针毡……
“魏其侯,且坐下说话吧。”
“我汉家,可从不曾如此苛待国士。”
终归还是念在东宫窦老太后的面子上,刘荣率先松了口。
给窦婴递过去一个台阶,好让窦婴就坡下驴,好歹先落座。
也果然不出刘荣所料——刘荣这边话音刚落,窦婴便忙不迭站起身,而后做出一副凄凄惨惨戚戚的模样,顾自走到殿侧筵席前跪坐下身。
而刘荣看似随意的两句话,也让窦婴品味到了许多信息。
——称窦婴为‘魏其侯’而非丞相,显然是在提醒窦婴:今日跪拜朕的,既不是丞相窦婴,也不是外戚窦婴,而是魏其侯窦婴。
作为功侯,跪拜天子虽然也有些丢份儿、不体面,但也还算正常,至少还到不了‘政治事件’的范畴。
让窦婴坐下说话,看似是放了窦婴一马,给骑虎难下的窦婴递了个台阶;
然实则,也未尝没有刘荣,对窦婴跪拜自己表达不满的意味在其中。
至于之后那句‘我汉家从不曾苛待国士’,更是将刘荣心中的不满,毫无遮掩的摆在了窦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