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

夜读居>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63章 调节阀(第2页)

第563章 调节阀(第2页)

——在太祖高皇帝年间,上林苑,真的就只是一个名字。

将原有的秦皇家林苑完完整整保留下来,拆除一些政治影响不太好的享乐设施,再改个‘上林苑’的名字,就完事儿、齐活了。

至于用途——在太祖高皇帝年间,主要是将上林苑的无主农田,化作属于汉天子的皇家官田,并将其用于安置开国功臣中,那些有点武勋,但武勋也没大到可以一飞冲天的伤残将士。

再后来,慢慢的,上林苑便成了汉家,在土地兼并等阶级矛盾调节中的调节阀。

每当关中地区——尤其是泛长安地区出现破产自耕农,上林苑便可以将其吸纳为皇家佃农,通过租种皇家官田,来获得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千万不要小瞧这看似不起眼的举动!

在封建时代,土地兼并,是每一个王朝都无法避免,且最终必然亡于此的顽疾、旧弊!

任何可以遏制土地兼并的策略,都足以在封建时代被称之为‘安国’之策,是能给封建王朝续命的东西!

至于缓解,甚至化解土地兼并所引发的社会阶级矛盾,更是华夏数千年封建历史上,始终不曾真正得到解决的老大难。

每一个封建王朝,都会因为土地兼并,而走上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社会资源分配极其不均,最终导致穷人活不下去举旗造反,富人置身事外,箪食壶浆以迎新朝的循环当中。

三百年王朝周期律怎么来的?

——就是因为封建时代,华夏民众对土地兼并的容忍下限,最多不超过这三百年、二十代人。

大致情况会是:开国时,刚结束的‘改朝换代’之动乱,导致天下人口骤减,地广人稀。

田比人多,自然不会因为土地而产生阶级矛盾。

开国元勋鸡犬升天;

豪强富户只要能活到开国,也同样会迎来一次家产暴涨。

至于民众——哪怕是最底层的民众,哪怕是躲到深山老林,躲避战乱躲了几年,只要能活着出山,也同样能获得足够支撑一家生活的土地资源。

最典型的例子,自然就是汉家开国初,太祖高皇帝刘邦授民田爵,让天下迅速安定了下来,并恢复到农业生产生活当中。

有如此先例,后世之君基本也都是有样学样,每逢新朝开国,便大都会授民田爵,以安定天下人心。

于是,开国后的前三代人,便享受到了土地够种,甚至种不过来、粮食够吃,甚至还有余钱穿衣服的好日子。

到了第四代,四五十年过去,土地兼并的萌芽就要再度冒出来了。

——最开始,大概率不是贵族主动出面,去购买农户手里的土地;

而是农户因为自己约等于零的抗风险能力,因为某个意外变故而面临破产,不得不通过变卖田产,也就是自己唯一值钱的东西,来应对变故。

比如,父母双亲生了重病,需要寻医抓药;

比如,父母双亲故去,需要筹备丧葬事宜之类。

基数摆在那里,总会有农户没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得不通过变卖田产来应对变故。

这种时候,情况就会开始变得复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