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

夜读居>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59章 慢慢来(第3页)

第559章 慢慢来(第3页)

之后的三世侯曹奇、四世侯曹寿,也都是恐有万户食邑,却无半点权柄的‘平平无奇万户侯’。

但在刘荣将万户侯平阳侯家族,纳入自己的妻族外戚候选,并最终确立为妻族之后,原本在衰败路上一路狂奔的平阳侯家族,便已是柳暗花明,触底反弹。

不同于寻常的后族外戚——平阳侯家族,是祖上阔过,也落寞过的元勋功侯家族。

而且还是开国一百四十七侯当中数一数二,在太祖皇帝所列十八功侯当中,也高居第二位的顶级元勋家族!

用后世人更容易理解的一句话来说:自有汉以来,平阳侯家族阔过,而且阔到了天花板——食邑万户,位列相宰!

也落寞过、且同样落寞到了地板下——空有万户食邑,却无百石秩禄。

经历过如此极端的兴衰沉浮,使得平阳侯家族,具备了常人很难具备的淡定和从容。

再大的恩惠、赏赐,也很难让平阳侯家族喜出望外——毕竟再大的恩赐,也大不过丞相之位、万户食邑;

与此同时,再重的惩罚,也无法让平阳侯家族惊慌失措——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左右不过因罪绝嗣失国,然后过几十年被复家罢了。

再者,历史上的平阳侯家族,之所以没像留侯家族、酂侯家族那般,短短几十年、三两代之后,便于太宗皇帝年间失国——之所以能稳稳传延六代,也与平阳侯家族的严苛家风,以及独有的政治眼光息息相关。

在原本的历史上,从始祖曹参一直到六世后曹宗,汉家皇位都前后传延了七代,平阳侯家族从始至终,却只犯了两次错误。

始祖曹参,在刘、吕相争的孝惠皇帝年间,明智的选择置身事外,即不献媚于吕太后当面,也绝对不做孝惠皇帝的忠臣;

一句‘垂拱而治圣天子’,喷的孝惠皇帝刘盈唾面自干,也使得曹参最终平稳落地,终老于丞相任上。

只可惜,二世侯曹窋,没能继承父亲曹参的政治智慧,在刘、吕相争中悍然站队——而且还是站的吕氏!

好在分寸把握的不错,最终并未被入继大统的太宗皇帝,将其当成‘诸吕余孽’物理清算,却也就此远离了长安朝堂中枢。

从二世侯曹窋,一直到六世侯曹宗,平阳侯家族便再也没犯过错。

——太宗皇帝选继承人,平阳侯家族早早投身太子刘启阵营,而非梁怀王刘揖;

孝景帝选继承人,平阳侯家族又沉住了气,直到太子刘荣被废、皇十子刘彘得立,才‘姗姗来迟’,押注太子刘彘。

终归是百密一疏,于六世侯曹宗手里,牵扯上汉武大帝年间的巫蛊大案,这才在汉家开国后百余年,首次除国。

但说起来,也怪不了六世侯曹宗。

——历史上的巫蛊之祸,那根本不是站不站队、站哪一方的问题。

无论你怎么选,晚年昏聩的汉武大帝,都有理由治你的罪。

站戾太子刘据?

那没说的——巫蛊余孽!

那站汉武大帝?

也不行。

汉武大帝会说:朕被小人蒙蔽,一时不察,居然冤枉了太子,你居然不劝着我点?

该死!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站队总行了吧?

照样不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