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

夜读居>庶子无为(科举) > 第187章(第2页)

第187章(第2页)

陶临九接过茶盏,因为和沈江霖之前的种种过节摩擦,导致陶临九真的要和沈江霖二人单独密谈的时候,神情不自在极了,说出口的话也还如过去一般不带好气。

沈江霖自然知道陶临九是足够敏锐和聪明的,两人从少时认识至今,陶临九之前一直将他当作竞争对手,当年殿前点一甲的时候,又是探花郎出身,论学识、论才智在沈江霖认识的人之中,陶临九仅次于陆庭风,而论刻苦、论拼劲,或许陶临九还要在陆庭风之上。

沈江霖虽然只在河阳县经营了两年,但是这两年里,他与谢静姝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从无一丝懈怠。

河阳县不仅仅会成为他的大后方,更是承载了他与沈江云的梦想起航之地,自然不会轻易马虎就交托于人。

县衙的书房内,靠墙四周皆是到顶书架,上面各种卷宗、书册一排排整齐罗列,长长的书案上,放置着两大摞的账册,西南角处竖着一个薄胎广口青花瓶,里头插着几株芍药,正散发着淡淡的花香味。

他们二人在临窗下的小几边正对而坐,窗户支起,阳光洒落下来,不疾不徐,温暖懒散。

沈江霖放下了茶盏,侧过头看向了窗外,他的双眼微微眯起,金色的阳光在他的瞳仁中跳跃,整张脸一半在阳光下,一半在阴影中。

“陶临九,你还记不记得,第一年入翰林院的时候,你曾和同僚们闲谈的时候说过,你心中抱负是为万世开太平?”

陶临九一愣,这个话,他不仅仅说过,还曾写下来裱好挂在他卧房内,每日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

陶家家风清正,陶临九受的是最传统的儒学教育,辅佐君王、治理民生是根植在陶临九脑海深处的理念。

只是经历了官场上的诸多变故,翰林院内蹉跎数年,陶临九脸上难免有些尴尬之色。

立下的志向如此之大,但现实却是一记狠狠的耳光,抽打在他脸上,莫说为万世开太平,他有时候觉得自己为官之后,其实什么都没实现,每日不过是在混日子罢了。

“我信你,所以我想叫你过来,与我一道。”

沈江霖说完之后,站起身来,对着陶临九深深一揖,陶临九慌忙往别处去让,他并不敢受沈江霖的礼,同时他的耳朵也竖了起来,想要仔细听一听沈江霖接下来的话。

“河阳县如今八成人口为手工业者,往后的土地无法再如同过去一般,捆绑住百姓,百姓会有更多的选择,经济模式的改变会带动收税方式的改变,今年的夏税秋税,我就进行了改革,而这,还只是一小步,河阳县只是小小试点,税制的改革会让过去那些大地主大乡绅不得不做出让步和牺牲,新的贵族将从工商业从业者中诞生,新老交替之间,风起云涌,这一条路,充满了荆棘坎坷,但是我认为,这会是一条为万世开太平之路。”

陶临九越听越骇然,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沈江霖这个人胆子奇大无比,他如何会甘心只是在地方上区区做一个知县、知府?

他的想法、他的心思,更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沈江霖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但是陶临九观政这么多年,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对律法、税收、历史无所不通,他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沈江霖要将土地和百姓解绑,要让工商业成为大周朝的税收主力!

这简直就是要将乾坤颠倒啊!

陶临九修了这么多年的史书,每每看到流民失去土地后就会产生农民起义,他总是在想,这一个魔咒难道就无人可以打破吗?每一个王朝末期,都是同样的戏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大周朝的未来也将要走向这一个终点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