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常务副县长死在了情。妇的床上,而后又是县委书记莫名其妙地失踪,这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极大震怒,要求警方掘地三尺也要把肖赟定给找出来,而此时,关于肖赟定的一些举报也迅速浮出了水面。
而在这个时候,一封举报信也摆到了市纪委和省纪委的案头,信中举报向南公报私仇,滥用职权,只因中扬重工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在期限内整改到位,便对其进行报复打击。
考虑到性质的恶劣性,省纪委提级办案,把向南请到省纪委“了解情况”,向南不在云阳,配合调查工作的市纪委也迅速到云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市纪委书记万江流指示,不查清楚事实,不把这类害群之马肃清,不足以平民愤。
于飞弘作为向南的秘书,第一个被问话,不过他一个推字诀便把一切都推掉了,说关停中扬重工的事他并不知情,而且这是领导的决定,他作为一个小小的联络员,不够资格参与,况且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这是做联络员的基本准则。
“于飞弘,你身为领导身边的秘书,肯定很熟悉他的情况,你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反映的?”
面对这样的问话,于飞弘一脸无辜地道:“我跟向县长就是纯粹的上下级关系,除了工作以外,生活方面我们并没有什么交集。”
在这个案子中,于飞弘连条小鱼都算不上,充其量就是只虾苗,所以市纪委放过了他。
马丁在面对纪委的询问时,把事情的经过说的很全面:“向县长要求生态环境局对中扬重工进行关停。中扬重工确实存在污染问题,但到底严不严重我不清楚,因为我们一把手局长丁明海去招商了,而我只是临时主持一下工作,向县长要我带着生态环境局的执法人员前去进行关停执法,那我们做下属的当然要听领导的安排。”
“那你知道你们的行为违反程序了吗?”
“知道,我也跟向县长说了,向县长说我们只按照他的命令执行就行了,其他的不需要我们考虑,我们肯定不敢拂逆领导的意思啊。”
“那你是怎么看待向南的这个行为的?”
马丁笑了笑道:“这个我不知道,不过听说,向县长跟中扬重工的关系并不好,不排除有点打击报复的意思。”
在另一间询问室里,宋黎明的说法要中肯得多:“向县长的确要求我们安排了警力,不过他没有让警方参与到关停工作中去,只是担心在关停的过程中遭遇抵抗,导致执法人员受到人身伤害。对于向县长对这件事情的安排,我不作评论,不过中扬重工的污染确实很严重,据我所知,县生态环境局已经多次下发整改通知书,向县长也跟我说起来这个事,已经是一忍再忍,我坚信,他绝不存在挟私报复的行为,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工作,为了云阳的环境,为了云阳老百姓的健康。”
中扬重工作为举报者,那自然也是被了解的对象。
海棠的说法就不一样了,她说向南对中扬重工早就看不顺眼了,就因为中扬重工没有对他有什么表示。
海棠道:“我必须承认,中扬重工确实存在污染问题,但我们是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的,也正在积极地想办法去整改,可是向县长罔顾企业的实际现状,无视企业的死活,威胁说不按他的意思办,那就等着关门,他还说,要搞活一个企业很难,但要搞死一个企业太容易了。领导,你们看,这还是一位县长说出来的话吗?他为什么盯上中扬重工,这要追溯到他担任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的时候,就暗示我们要给他好处。中扬重工是正规的企业,一直相信政府,所以没有理会,这就成了他痛恨中扬重工的理由。关停我们的公司,就是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就是要掐我们企业的脖子,像这样的领导,在哪里都是害群之马,我听不少企业界的朋友说,云阳有这样的领导,别说土地有优惠政策,哪怕是不要钱,甚至是倒贴钱,他们也不敢来,可见我的这些朋友是真的怕了。”
“海棠,你所说的这些有没有证据?”
“都是我亲耳所闻,这还不算证据?录音?纪委同志,他可是领导啊,我哪儿敢录音,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你要是怕,怎么还会举报?”
“我们也是被逼急了啊,我们的公司有一笔很大的订单,如果不能准时履行合约,那将承担极其庞大的违约金,关停我们,这是逼着我们去死啊,反正横竖是个死,我们才敢举报,哪怕有一线生机,我们也不敢这么做啊。领导,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恢复生产?”
高建良也没想到事情会发酵到这个程度,省里的力量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必中,现在向南事儿玩大了,把自己都圈进去了,他要不要出手相助?
在庞东方的办公室里,高建良神情严肃地道:“庞书记,我觉得咱们该为向南说句话了。”
庞东方淡淡道:“这个时候,你我都不要说话,也不方便说话,你应该相信纪委,哪怕不信市纪委,那你也该相信省纪委吧,他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清者自清,等着他们的调查结果就是了。”
高建良怕的不是向南出不来,怕的是这事没个结果,他叔叔省。委常委、副省长高运达与省。委副。书记莫伟焱的斗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就指望着这事给莫伟焱一个沉重打击,但现在看来,局势似乎有点难了。
而面对省纪委的问话,向南承认自己在关停中扬重工这件事上有点冒进了,显得有些意气用事,但他反复强调,中扬重工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市局、县局、县政府多次下发整改通知书,但中扬重工不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所以他才在明知程序不完善的情况下仍然下了关停的命令,因为每晚一天,都是对云阳七十万老百姓的不负责任,都会给日后恢复生态增加更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