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春秋鲁国世系表 > 第5章 王定储君:天子恶作剧,麻烦大了

夜读居www.yeduju.com

鲁武公没想到的是,这次他们竟然会摊上事。

向周宣王行三跪九叩首之礼,两个儿子都是落落大方、知书达礼,周宣王非常高兴。

周宣王指着鲁戏对身边的宦官道:“看看,那个当弟弟的,是不是比当哥哥的要长得高一些啊?予一人很喜欢他,予一人的意思是应该让当弟弟的为鲁国世子,将来继承鲁国国君之位。”

得,就这一句话,鲁武公在殿上听着心头是咯登一下:坏了,天子公然说喜欢戏儿,但愿天子只是一句客套话,开开玩笑的。

周宣王当然是想开开鲁国的玩笑,予一人就是要破坏了你们鲁国的君位继承制,看你鲁国人怎么办。

于是,周宣王以君无戏言为由,决定指定鲁国的储君为鲁戏。

大周王朝太宰仲山甫急了,他劝谏周宣王道:“陛下,臣以为不可。怎么可以废长立幼呢?这不符合我们王朝礼制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继续讲鲁国摊上的这事之前,我们得叉开讲讲这个仲山甫是谁。仲山甫,也称仲山父。古人的名字后面带一个父字,说明此人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仲山甫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也即出身天子姬姓,可谓是家世显赫。但一代一代下来,到仲山甫时的父亲一代时,家道中落,沦落到退出了大夫级别。

那意味着仲山甫时,他们家已经不再是大周王朝的贵族圈了。有史料说仅仅是大周王朝的一介平民之家,或者讲得客气一点,是属于士的级别。关于人物身份级别,最高级别的当然是天子,然后是卿和大夫,再是士,再就是平民。接下来便是野人、奴隶之类的。

仲山甫虽然是一介平民,但他早年务农经商,逐渐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加上仲山甫有着高贵的血统,所以,到了周宣王元年,即公元前827年,仲山甫经人举荐在大周王朝出仕,最后凭着自身的努力,居然位居天子一人之下、朝中百官之首的太宰,级别为大周王朝卿士。

周王朝的太宰,就相当于后来齐国的相国、楚国的令尹、郑国的执国大夫、宋国的右师,或者相当于我们熟悉的后世历朝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前面我们讲过,周公姬旦,就是大周王朝初期的太宰,是三公之一。

据说,仲山甫德才兼备,治国理政能力出众,且能做到犯颜直谏,史料记载仲山甫是实现周宣王时期大周王朝中兴的股肱之臣,推行了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且取得了成功。如通过废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等,使大周王朝一时得以繁荣。

尤其当时大周王朝边境动乱不安,仲山甫率王师北伐狁狄,南征荆蛮、淮夷,东讨徐戎,为大周王朝在这个时期实现宣王中兴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政绩突出,周宣王将樊地赐封给仲山甫。樊地,即今焦作市修武县周庄乡李屯村,请樊姓的读者对这个地名保持高度的敬意,因为后来,仲山甫的后人就以其封地为氏,这便是樊姓之渊源,仲山甫也成了中华樊姓的始祖。所以我们在史料中还能见到“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等名字,都是指仲山甫。

好了,我们继续讲鲁国的故事。

听太宰仲山甫为鲁国站台说话,周宣王把眼一瞪:“要说不合礼,那鲁国早就不合乎礼仪了。大周王朝规定的是嫡长继承制,但他们鲁国却偏偏搞什么兄终弟及制。这算什么?”

仲山甫叹了口气道:“陛下,鲁国推行兄终弟及制已有两百多年了,只要能够国内安定,用什么样的办法确定自己的国君,那是鲁国的事。

现在,陛下要求鲁国立幼为储君,这是要求鲁国破坏其已经实施了数代的规矩,这才是不合君礼。

如果鲁国听从陛下的命令,那鲁国肯定要乱,其乱之源,在于陛下这个不合君礼的命令。

如果鲁国不按陛下的命令办事,那是对天子权威的藐视。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周宣王大怒:“予一人的意思,你难道不知道吗?鲁国失礼在先,予一人就是要给点教训,以后就让他们严格按嫡长继承制,这才是合乎礼法。你不要多说了,鲁侯必须要立其次子为储君!”

鲁武公头大了,其实,鲁国早就作好了立长子鲁括的准备,谁知这一趟来朝见天子,天子居然命令自己要立次子。

怎么办?怎么办?可怜的鲁武公又气又急,再加上身体不好,从镐京回到鲁国后便郁闷而逝。

鲁国还能怎么办?天子都有具体明确的命令,敢不听从?

于是,公元前817年,鲁武公薨后,由次子鲁戏继位,即鲁懿公。

《春秋鲁国世系表》第5章 王定储君:天子恶作剧,麻烦大了(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