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春秋 鲁国 > 第48章 死于非命:鲁桓公暴毙齐国,这下闹大了

夜读居www.yeduju.com

鲁桓公的出场,虽然是不光彩的。公元前712年,当时还是世子的鲁桓公鲁允被动地陷入权力斗争,听信上卿公子翚之谗言,杀了摄政的鲁隐公,正式即位为鲁国国君。

当时的鲁桓公,正满20岁,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年正是摄政的哥哥鲁隐公准备为他举行代表成人的冠礼,冠礼毕后随即归政于他。

错杀了鲁隐公的鲁桓公,当然是懊悔的。但他没有因此而沉伦,他以积极的姿态展现于春秋江湖。

鲁桓公在位的十八年间,调停宋国内乱,先后与杞国、宋国甚至郑国都爆发过战争。最后还联合了郑国、纪国,击败了以齐国为首的齐、卫、宋、南燕四国联军,使当时有着春秋小霸之一的齐僖公都不敢轻视这位年轻的鲁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鲁桓公曾经调停过齐国与纪国的矛盾,调停过杞与莒国的矛盾,攻取过向国这样的小国,违抗过天子王命声援郑国,帮助许国复国等等,在当时打造了一个强悍鲁侯的形象。

鲁桓公自公元前712年即位,至公元前694年猝死,这十八年间的春秋诸侯是一副怎样的模样呢?在此之前,鲁国与郑、齐结成同盟,组成了春秋早期最强大的军事联盟,号称春秋早期铁三角同盟。

但是,随着郑庄公时代的落幕,列国诸侯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宋国、郑国、卫国等诸侯都发生了内乱,陈国、蔡国、曹国等诸侯碌碌无为,曾经的郑、齐、鲁这个铁三角同盟圈,围绕着齐国力图灭了纪国这一事件,终于走向破裂。

郑齐鲁同盟圈破裂后,中原诸侯格局是几经演变,可以说是经常在变,变成是乱成一团的模样。鲁桓公殚精竭虑,努力谋求着鲁国的国家利益。

对齐关系,一直是鲁桓公的头等外交关系。他渴求着与齐国的交好,所以当齐国遭受北戎武装侵略时,出兵援助。当齐国与纪国发生矛盾时,积极出面调停。

当有机会与齐国联姻时,他迅速抓住机会,迎娶了天下第一美女齐国公主文姜。当齐襄公有意与周王室联姻,他又积极奔走洛邑王城与齐国之间,促成了王姬下嫁齐侯。

很显然,鲁桓公时期的鲁国,无论是国家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以及他为鲁国带来的美誉度,都到了一个鼎峰。如果再给他几年,也许,郑庄公以后的春秋争霸舞台上,鲁国有可能成为头号主角。

只是,鲁桓公没料到的是,他的那位大舅子、齐国国君齐襄公,同样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主。而且,齐襄公的图霸江湖之路,有一明显的主力行迹,那便是誓灭了纪国。

纪国,是齐国的世仇,这个仇,那是N代之前,由于当时的纪国在天子面前诬告齐国,惹天子震怒,不但烹杀了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哀公,还收回了齐国代天子讨伐四方不尊的权力,使齐国的国家影响力和地位一落千丈,从此在很多年里默默于东海之滨。

这样的仇,但凡有机会,任何一代齐侯都是要报的。

纪国,正是与鲁国世代友好的姻亲之国。鲁国,是必然要保护纪国的。于是,除非鲁国放弃纪国,否则齐国和鲁国之间的矛盾,无论鲁桓公多么努力,都是不可调和的。

此时的齐国国君齐襄公,为了达到灭了纪国替先君报仇的目标,他采取的策略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与鲁桓公完全不同,鲁桓公为争霸也好,为树立形象也好,作为全世界最讲礼仪的诸侯,他必须完全依礼依规而来。

也就是说,你鲁桓公的一切努力,都是阳谋。而齐襄公的一切努力,可以是阴谋。在很多时候,阳谋是要完败于阴谋的。

于是,鲁桓公悲剧了。虽然,鲁桓公猝死于齐国,有着一定的偶然因素,那就是他可能确实是醉死的,是在极度郁闷之下多喝了酒而醉死的。

但是,就算是他不酒后猝死,根据齐襄公的计划,他也是肯定要死于齐国的。

灭了鲁桓公,是齐襄公图灭纪国的其中一环,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环。为了实现灭纪的目的,齐襄公可以不顾一切,包括不惜让他最心爱的妹妹文姜因此而成为寡妇!

是的,鲁侯一死,那鲁国新君年幼,还有什么精力来管寡人图灭纪国之大业?

鲁桓公给齐襄公带来太大压力了,他在国际江湖上的强势表现,使齐襄公不得不采取最下下滥的手段。结果,鲁桓公就这样以极其悲剧的方式告别了春秋舞台。

再见了,鲁桓公,鲁国人民不会忘记你的,至少,你为鲁国在这个江湖曾经掀起过一场场的春秋风云。而且,你可能不会想到,你的后代,将形成一个强悍的利益集团,那便是鲁国三桓!

现在,我们先来关心一下新即位的鲁国国君鲁庄公吧。

《春秋 鲁国》第48章 死于非命:鲁桓公暴毙齐国,这下闹大了(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