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你有没有亲身经历过灵异事件知乎 > 第60章 济阳子金丹妙诀,丹道实修入门之必读!

夜读居www.yeduju.com

《圭旨》云:“涵养本源,救护命宝。”玉蟾祖师云:“早遇明师传口诀,只要凝神入炁穴。”杏林师曰:“万物皆有死,元神死复生。以神入炁穴,丹道自然成”也。

三、调息绵绵

济阳子曰:前文神凝气聚,灵根充实,丹基筑固。然不调定真息,又恐火冷丹迟,灵药不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夫调息之法难言,常得冲和大定,真息调矣。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这个真息之息,与那个不神之神,他两个才是真龙虎、真阴阳、真水火、真夫妇、真胎息、真玄牝、真橐龠。噫!玄牝一呼一吸,橐龠一阖一开,互相往来,天然火候,岂在口鼻乱施为乎?然有兼用之法。故先圣云:“调息须随息,知心不用心。巍巍常不动,顷刻产真金。”妙哉金也!

绵绵者,即十二时中,时时刻刻,不可间断之旨也。

夫人之真息,如天之日月。天之日月,昼夜轮转,往来无停。人之真息,后升前降,岂有停乎?而岂可间断乎?要须上至玄关,下至炁穴,静定炁穴,息息归根,绵绵不绝,煅炼纯熟,自然常升常降。

钟离祖云:“但能息息皆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若夫行之一时,而歇一时;行之一日,而歇一日,岂成金丹之道哉?孔子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不思乎?

四、心息相依

济阳子曰:心者,非肉团、日用之心,乃本性、真如之天心也。儒云:“人欲净尽,天理流行。”正能见此天心。《西游记》一书,全凭悟空。悟空本性,见真如,故曰见如来。如理而去,如理而来。能空凡心,即能见天心。见天心,即见如来,要见如来,须持时,邵夫子云:“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心经》曰“时”。此时,即见天心之时、阳气发生之时,一元复始之时,时至神知,天心在焉、如来见矣,丹田暖暖热,万物皆逢春,妙哉、妙哉!

夫息者,非口鼻有形之息也,乃是炁穴内中之真息。要见此息,须除杂念,致虚极,守静笃,心空性见,口鼻无气,凡息停,而真息动,恍惚杳冥,炁穴现出一窍,浑浑沦沦,名曰“窍中窍”,即上文“时至神知”。

人当至静,在于夜间睡醒时,清静之极,药产神知。不知者,是当面错过矣。须要凝神入炁穴,息息归根,若忘若存,猛烹极炼。炼精化炁,逆收入炁穴,候阳炁暖热,运行周天。

心息相依,神炁不可须臾离,离则属于枯偏矣。古云:“神行炁行,神住炁住。”相依不离,正诚坚志。采取烹炼,呼吸升降。动静往来,进退均宜,冲和大定,天然真火候有无穷之妙用矣。金丹从始至终,不离此法,才能成就。大矣哉!心息之妙旨也。

若夫行、住、坐、卧,口鼻之息,宜要调。不调,不能见真息。其法在于凝神入炁穴,心守炁穴,意随往来,呼接天根玄关,吸接地根炁穴,所谓“内交真炁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颜”。

陈致虚曰:“一条大路少人寻,风虎云龙自啸吟。坐定要知行气主,真人之息自深深。”《圭旨》云:“不是玄门消息深,高山流水少知音。若能寻着来时路,赤子依然混沌心。”若问来时路,即是炁穴一窍。凝结成丹,超上玄关,乳哺还虚,而升天门是也。

赤肚子云:“炁穴之间,昔人名之曰生门、死户,又谓之天地之根。凝神于此,元炁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则下实,下实则行步轻健、动作不疲、四体康健、颜色如桃,去仙不远矣。”

《你有没有亲身经历过灵异事件知乎》第60章 济阳子金丹妙诀,丹道实修入门之必读!(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