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言情小说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的理解 > 第35章 恨与不恨

夜读居www.yeduju.com

她一边策马疾驰,一边忍不住在心里有些难过。

但她转念一想,年底就能和阔别两年的兄长以及其他亲友见面,情绪顿时又变得飞扬。

#

王琅期待返回建康参加兄长王允之的婚礼,内心已经期待了好几个月,连行李礼品和车马舟船都准备了好几轮,只是官务在身,不由自主,要等到年底蜡节前后方可成行。

谢安却没有她这样的约束。离开寻阳以后,他对自己的心意有了一些想法,便没有按原计划回到会稽,而是派了一名家仆回家报信,自己先去京师建康,与父亲谢裒见面,请他不要急于定下自己的婚事。

谢裒对这个素来让他省心的儿子态度很开明,和他用商量的语气道:“阿奴也要学仁祖,等在建康扬名之后再择妇吗?那样倒是有可能结到门第更高一些的人家,但也可能错过好姻缘,让其他人捷足先登,一味等待未必是上策。”

谢安心道他顾虑的就是父亲遇到自认为最合适的姻缘,直接替他定下,因此早在路上已经想好理由,不疾不徐对父亲道:“儿意有所属,只是对方门高,不能贸然求娶。又关乎女郎名节,不敢传于人口。”

谢裒对他连父亲都不肯明说并无不满,反而更在意他前半句话,好奇道:“多高?”

谢安道:“曾与诸葛氏争姓族先后。”

谢裒摸摸胡须,他最近正好也对诸葛家有些想法,看中了诸葛道明的小女儿。

原先诸葛道明的长女嫁给庾亮长子庾会,前两年庾会在苏峻之乱里遇难,诸葛氏年轻守寡,陈留江虨向诸葛道明请求将诸葛氏改嫁给他,前前后后请求多次,诚意极深,最终打动诸葛道明,亲自写信给庾亮,希望他能同意庾家长媳、自己守寡的女儿改嫁。

庾亮很快回信:“贤女尚少,故其宜也。感念亡儿,若在初没。(您的女儿尚且年轻,这样做确实适合。只是感念我过世的儿子,好像事情还发生在昨天一样)”

虽然还对庾会之死心痛不已,但没有阻止诸葛氏改嫁。

这也和当时晋人的主流风气与社会现实有关,丧乱太多,人丁稀薄,上至王侯贵胄,下至贫民百姓,鳏夫再娶,寡妇再嫁都是寻常事,连帝王之家也不在乎这一点,如后来被追为皇后的甄氏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曹操攻下邺城之后被曹丕所纳,东吴、西晋后宫里都不乏类似之事,时人丝毫不以为怪。

陈留江氏的郡望当然赶不上琅邪诸葛氏,更何况还是诸葛氏里最显达的一支,但诸葛道明为了江虨对他女儿的深情,竟然同意了这门婚事。

谢裒自忖陈郡谢氏和陈留江氏差相仿佛,他尚未定亲的几个儿子当中,谢安、谢万的品貌显然比江虨出众,唯一可惜的是诸葛道明的二女儿已经嫁给羊楷,只剩下小女儿年龄尚幼,待字闺中。而谢安、谢万今年已经到了可以许婚的年龄,和诸葛家小女相差太远,不然只要有希望和诸葛家结亲,他很乐意让儿子等上几年。

现在谢安说和诸葛家曾争姓族先后,谢裒顿时觉得确实不能贸然求娶,只要事情能成,多等几年好好筹划也没关系。

不过有名的世家就那么多,他对几个儿子的婚事十二分上心,大部分一等世家子女的婚姻情况他都了解,想不出有哪户人家和诸葛氏门第差不多,又有女儿在适婚年龄,于是向自己的三子进一步试探道:“在诸葛氏先还是后?”

谢安回答:“彼家以为彼先,诸葛家以为诸葛先。”

谢裒点点头。现如今除了琅邪王氏是为江左第一高门毫无争议,其余姓族的先后高下都没有特别明确的定论,只能大概分出一等、二等。

哪怕比诸葛家略低一些的门第,对陈郡谢氏而言也属高攀,完全值得等待。唯一比较奇怪的地方在于世家贵女都养在深闺,外人绝难有机会见到,谢家目前结亲的圈子里也没有诸葛氏那种层次的人家,谢安是怎么知道对方的?

谢裒抚摸胡须的手停住,认真地看向自己的三子:“阿奴有几成把握,要不要阿父替你找人请托。”

谢安含糊道:“二三成,还需等两年再看。”

二三成啊……

谢裒心里觉得有点低,但如果是诸葛家那样的门第,只有二三成把握反而是正常情况。江虨求娶诸葛氏竟然能得到诸葛道明点头同意不也是众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吗。

反正他现在也没有特别属意的人家,等两年就等两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的理解》第35章 恨与不恨(第2/3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