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科幻小说 > 走进不科学百度百科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关于我在大宋搞出发电机后又手搓显微镜的那些事儿》

夜读居www.yeduju.com

生物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显微镜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五个字:

凸透镜成像。

显微镜结构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

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

并且物镜的凸透镜焦距,要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因此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是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反光镜则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一般有两个反射面:

一个是平面镜,在光线较强时使用。

另一个是凹面镜,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可会聚光线。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同时现在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高就是1600倍,那些说可以放大几万倍的光学显微镜都是在忽悠人。。。。。

这个倍数的原理涉及到了衍射极限,也就是一个点光源会形成一坨衍射斑。

到了这个倍数,不论提高镜片折射率还是叠加镜片提高倍数,都将变得毫无意义——起码在光学显微镜的范畴里是这样的。

当然了。

说到显微镜,肯定得提及这玩意儿的发明人。

此人和美洲大蠊一样,也是一位老龙套了。

没错!

此人正是。。。。。。

罗伯特胡克。

实际上。

根据后世考证,真正想到显微镜运作原理、并且发明出第一台显微镜的,应该是1595年的詹森父子。

但这两个倒霉蛋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制作出来后啥事都没干就嗝屁了。

因此在史书上,显微镜的发明权便成为了另外两人撕逼的战场:

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胡克。

这两人的混淆程度之高,连人教版的生物书都出过错。

首先从时间点来做个定义:

在显微镜方面,罗伯特胡克的发明要比列文虎克早二十年。

不过胡克发明的显微镜倍率只有20倍,虎克的则高达270倍。

《走进不科学百度百科》第一百二十五章 《关于我在大宋搞出发电机后又手搓显微镜的那些事儿》(第4/6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