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狄龙水浒 > 第323章 过情关心中难闯痴情郎引颈待戮

夜读居www.yeduju.com

“你要是答应我一件事,你问我什么,我就说什么……”

乌利可安已经要没力气了,气息微弱的说出了这句话。

“什么?”

“对公主……好……你不能杀她……”

“这个我可以答应你,不会食言。”

“好,你们汉人有句话,一诺千金,别人我不信,你,我信,你要问什么……”

“你们辽国最近有什么举动,为什么派遣你们南下中原,还有,你们用的那个阵法叫什么。”

“你们宋朝要把黄河引到我们这里来,陛下叫我们迅速南下阻止,同时打探消息,寻找公主……”

狄泉有些糊涂,这宋徽宗没说要往北把黄河引导到辽国境内啊,他辽国辽王耶律辉怕个屁啊!

恐怕是他们以为是宋朝要拿黄河来对付他们!辽国人还是知道深浅的,知道黄河水要是一入辽国,这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在金兵灭宋之前,辽国最远也只打到澶州,还没到黄河,更何况当时河北兵强马壮,足以御敌(北宋曾经在河北地区一次买进三百万军粮,置办三百万马料)。

但是宋朝偏偏因为黄河改道北流这个很正常的自然现象而大为紧张,这不过是黄河由于泥沙沉积,河床抬高的原因,而且因此在历史上多次改道,但是他们就以为黄河如果继续向北,万一流到了辽国境内,到时候没有了黄河天险,宋朝就要完蛋啦。

于是宋朝为了人为的让黄河改道,在金和北宋杠上之前,先是辽不停的找宋的麻烦,两国常年爆发战争,但是却一直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很大原因就是北宋有黄河天险存在,有效的阻挡了辽军大兵南下。

北宋认为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如果黄河继续向北改道就会流入到辽国境内,那是辽国水师就会顺着河流南下直入中原腹地,开封就岌岌可危了。

于是从宋仁宗时期就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作死工程,第一次改道计划把黄河改道六塔河东流,当时欧阳修看到这个计划后立刻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如果照这个计划实施,那么黄河必然泛滥,而齐、博、德、棣、滨五州之地的人畜都将沦为鱼鳖之食,于是就劝阻仁宗放弃,但是宋朝已经把这项工程当作了“百年大计”岂能轻易放弃。于是在1056年完成这项大作,实现了黄河入六塔河东流,接着作死报应就来了,六塔河是一条小河不能容纳黄河之水,没多久就决堤,半个河北被水冲成白地,包括军事重镇定州路也在其中,而且此次黄河决堤也大量缩减了兵额,导致兵力不足。

虽然结果很严重、教训很惨痛,但是宋神宗即位后却一点也不吸取教训,他在王安石的怂恿下继续开展回河工程。因为黄河之前流过的河道河沙过多,这一次连工程都没完成,就引发的黄河决堤,黄河直接夺淮入海,殃及到了淮河流域地区,导致这里的良田毁坏三十万顷(数量是北宋农田的115),大量百姓丧生。

当时苏轼恰好在徐州差点也喂了鱼鳖,之后骂主张回河的人说:“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横费之财,犹可力补,而既死之民,不可复生。”此后宋神宗一面认怂再也不搞这些作死工程了,一面谴责王安石出的馊主意。

但是神宗认怂不代表别人认怂,他的儿子哲宗继位后,本着“生命不息,作死不止”的原则,又开始第三次回河工程,而且他比两位老前辈还要勇猛,想直接把黄河改回故道,也就是之前河床已经非常高的那条河道。结果不用想,开始代表结束,还没完工就已经彻底收工了,于1099年黄河再次决堤,这次水灾更甚前两次。

经过这三次的回河工程,最后导致河北、苏北、山东等地基本上都被冲成了白地,可谓千里无鸡鸣,萧条无人烟。

经过这些年的闹腾,原本富裕的中央财政出现余额不足危机,多个产粮大省成为了荒地,也无法派军队驻守,也没有军队可派。宋哲宗死后,宋徽宗即位,曾经有十万兵额的河北重镇定州,现在尽数不及六七千人。

不仅定州,曾经富饶的河北都是千里萧条无人烟,有人提出河北是宋朝边防最重要的基地,现在河北废了,拿什么抵挡外敌呢?

几十年后,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如果宋朝没有三易回河这样的瞎折腾,河北保持宋真宗时期的状态,估计北宋没那么快玩完,于是几十年后,金灭辽后顺利南下,如入无人之境,灭了北宋。

而其实就算是黄河改道到了辽国境内,那也是辽国应该着急,反而是有利于宋朝的事情,谁料想一百多了,宋朝从皇帝到大臣,居然都没看明白。

第一,军事角度:就算流到大辽境内,北方人一向不善水战,还有就是当时辽国军事实力已经开始衰弱了,比如:1044年、1045年、1049年西夏和辽国战争,辽国都是惨败,辽国军事威胁已经不是很大了。

《狄龙水浒》第323章 过情关心中难闯痴情郎引颈待戮(第2/3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