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穿越过去见李白 > 第三章 江月何年初照人

夜读居www.yeduju.com

这首五言律诗,是张若虚早些时候写的,在给武艳做老师到时候教给过她。

如今,天各一方的两人,竟如同诗中的情景一样!可见,有些人的命运早已安排好,必然要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行。

婚后的武艳并不幸福。崔涤知道,这个婚姻本就是太平公主的一桩交易,自己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他并不爱武艳,所以,二人的婚姻只剩下了形式。

春日的夜里,依旧是武艳一个人独守空房。徘徊反侧许久,武艳提笔将这首《代答闺梦还》誊写在绢帕上。

(四)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张若虚生于大唐扬州境内。这时候的扬州,正是“江左名都、竹西佳处”,生在这样一个好时代,又在这么一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不用想也知道,张若虚的少年时代是很幸福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年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元649年7月10日),被后世无数豪杰崇拜的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他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又说钜鹿郡(今河北平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

隋末无道,李世民首倡晋阳起兵,被李渊拜右领军大都督,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隋都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唐高祖李渊任他为天策上将,封秦王。

唐高宗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唐太宗在位初期,虚心听取群臣意见,开门纳谏。对内,以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李世民驾崩,中原的汉人们泪流满面,家家缟素;而那些异族的臣民,则用他们的方式为“天可汗”送行。割发、划面,从万里草原而来的突厥人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哀痛。

有一个叫阿史那社尔的突厥王子,不仅毁容自残,还恳求新皇帝李治允许他自杀殉葬、为先帝守陵。但是李世民早有遗诏,不允许大臣殉葬。这位仁慈的帝王,希望他的子民都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没有种族区别、没有地域之分,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唐人。这就是盛唐气象。

国家一天天强盛,张若虚一天天长大。他凭借着过人的才华,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交到了一批朋友。贺知章、张旭、包融都和他关系不错,他们写诗、作文,郊游、踏青,被世人号为“吴中四士”。

“大唐疆域如此广大,我想去走走!”有一天,张若虚对来访的包融说。

说走就走,张若虚打起背包就出发了。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在大唐的治下,根本不用担心土匪、盗贼。

张若虚沿着长江往北走,访武当、拜少林,直抵洛阳。

历经五百年风吹雨打的白马寺,依旧在挺立在那里。十年寒窗苦读的书生,在酒肆里纵论天下、填诗作赋,准备来年三月的春闱。

“驾!驾!”一匹奔驰的骏马飞驰而过,差点撞到了正在失神的张若虚,吓得他赶紧后退几步,离开了这条宽阔的马路。

听旁边的人说,那是河东裴氏的小娘子,跟博陵崔氏的小姐姐约好去城外踏青。刚才应该是耽误时间了,这才匆匆忙忙的。

张若虚远远看去,裴家小娘穿着一身胡服,踩着马镫,一骑绝尘而去。“紫罗衫动柘枝来,带垂钿胯花腰重。”

大唐极重军功,吸引着无数博学的才子也投身军旅,渴望着一展身手,将来上明堂、拜天子,封妻荫子。

张若虚也来了,可是边疆上并没什么事。因为唐太宗已经把该打的仗打完了,最近,将军李靖李卫公以三千铁骑雪夜战可汗,执颉利可汗于马下,将其带回长安。还是唐太宗仁恕啊,面对这个异族君主居然没有杀他,还把他养了起来。

西边也没战事了,安西四镇稳如泰山地盘踞在那里,守护着大唐的西疆。

再后来,在李治和武则天的治理下,国家安定、人民富足,长安也开始了社会基础建设,兴建了大明宫、重新整修了长安城。

《穿越过去见李白》第三章 江月何年初照人(第4/5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