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TXT > 第六十五章 御史大夫陈宁的咒怨

夜读居www.yeduju.com

朱元璋看向俞溥。

俞溥有些不安地走出来,自己上个月还是大都督府经历,这才成为户部尚书,诸多事尚不清楚,仔细思量朱元璋的心思,小心回道:“陛下,臣以为将吃饭作为治国纲要,想来并非吃饭二字,所言应是百姓皆能饱食,则万民安业,天下太平,此言论有可取之处。”

朱元璋淡然一笑,目光扫过众人:“都是有谁认为吃饭可作为治国纲要的,站出来让朕看看。”

文武错愕,不知朱元璋是何心思。

沐英见没人敢动,便走出来:“臣认为此言无误。”

有人带了头,其他官员也松了一口气,六部尚书、侍郎、监察御史等走出二十几人。

胡惟庸观察片刻,终还是在最后站了出来。

朱元璋看着那些没有动弹的文武官员,起身说:“既然你们不认为吃饭是治国纲要,那就今日不要吃饭。朕要看看,肚子问题解决不了,你们是如何治理政务的!”

“退朝!”

内侍见朱元璋走了,连忙扯着嗓子喊。

陈宁等人暗暗叫苦。

华盖殿。

朱元璋坐定不久,朱标便入殿求见。

“给光禄寺传话,朕与太子在此处用午膳。”

朱元璋吩咐内侍。

内侍领命安排。

朱元璋看着似不同于昨日的朱标,询问:“你认为顾正臣所言如何?”

朱标正色道:“父皇,儿臣以为治国纲要为吃饭二字,虽用词粗浅了些,却十分简单明了,切中要害。总览天下诸事,万民苍生,唯吃饭最大。若朝廷能用心解决百姓吃饭难题,百姓归心,江山万代可期。”

朱元璋目光中透着几分感伤,喟然叹息:“朕自登基以来,定制度,惩贪官,修水利,为的是什么,是吏治清明,是百姓吃得起饭。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唯农为最劳。朝廷薄赋取民,民犹家无余财,一年到头,难饱腹度日。稍有旱涝虫灾,家家缺食,鬻(yu)子卖牛!”

“朕何尝不想解决这吃饭难题。顾正臣说得对,只有吃得起饭,百姓才会安稳做顺民!那些作乱的响马、盐徒,最初不也是走投无路,吃不了饭,无法活下去才铤而走险?标儿,你要记住,治国最大的事,就是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日后每膳,必思此二字。”

朱标严肃地答应:“儿臣谨受教,每餐必反省。”

朱元璋欣慰地点了点头:“这顾正臣倒是个人才,把治国如此大事,用两个字就概言了。这与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虽是不同,却也相通。”

朱标见朱元璋心情不错,想了想说:“父皇,儿臣以为顾正臣此人有些才能。他坦言,想要让百姓饱腹,就不能墨守成规,提出应因地制宜,兴当地百业……”

朱元璋冷笑一声,拍了下桌子:“什么不能墨守成规,他这是想要破坏规矩!入朝为官,当以规矩为重。若连这点都做不到,人人僭越,朝堂成什么样子了?这个小子也是个滑头,知道拐着弯找朕要个许可。标儿,你说,朕能给他这个许可吗?”

朱标心头一紧,知道老爹素来极重规矩,定下的礼仪都不准僭越,若给了顾正臣一个许可,谁知道他会出格到什么地步?

现在老爹问自己,摆明了让自己扛着。

或许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将来顾正臣出了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由自己来决定要不要站出来保他。

毕竟,父皇是陛下,不可能为一个七品知县开脱,而自己是太子,可以为官员开脱而百官并不会过多责备。

《大明寒门辅臣TXT》第六十五章 御史大夫陈宁的咒怨(第2/3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