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言情小说 > 力挽狂澜全文 > 81 赏银 一直以来她竟然都是睡在金山银

夜读居www.yeduju.com

直到他遇到了徐璎,她并非是拿“民贵君轻”笼络人心,而是真正践行民为贵,明知道会得罪所有权贵,她也要坚定施行。

章余有预感,追随徐璎是他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他赶上了好时候。

同样刘绪也接到消息,询问是否要支持皇孙,刘绪毅然拒绝。

主事卢渐大为不解,“相公,皇孙才是徐氏正统,相公为何不支持皇孙登位?”

刘绪默然,片刻后,平声道:“小皇孙是否能活过三岁都未可知,且郑氏虎狼之心,等皇孙亲政,郑氏恐怕不会轻易交权。”

外戚势大可是个隐患,郑皇后在时,先帝就竭力将郑氏一族调离实权之职,又用安阳公主安抚,并禁止太子与郑家走近,防止太子继位后重用郑家。

好在太子没什么德行,也不太聪明,郑家多次讨好,太子并不知郑家目的,稍有不顺就鞭打前来讨好的郑家人出气。

此外还有一层,刘绪道:“诸王之子俱在幽州,他们既怕大家以孩子作为要挟,又明白储君极有可能在这些王子王孙里选出,是支持皇孙,还是大家,不言而喻。”

支持徐璎还有利可图,支持皇孙又要对付太子旧党和郑家,摄政的话,又要对付其他王公,费尽力气还要惹一身骚,不如坐等自己的儿子名正言顺地获封储君。

卢渐叹口气说:“相公说的是,冬闱在即,诸多学子还指望着这场考试平步青云,多半也不会拥护皇孙。”

仅仅一年的时间,徐璎竟然就有了这么多的拥护者。

北征迁都幽州,挖了长安权贵的根基,若是过个几年,等他们在幽州扎了根还好,只现在就着急忙慌地拥立小皇孙,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成事了。

而抵御西戎,荟萃阁之士,人才辈出,西域诸国臣服,地方治政肃清,不少人都因功获得应有的荣耀,换皇帝可能就没有了,这些确确实实得到奖赏的人是徐璎的坚定拥护者。

最重要的是徐璎有民心,从祭天降雨开始,长安爆发疫病毅然归都,平北狄、西戎之乱,打击贪污受贿之行,倡导朱门节俭之风,纠察地方官吏之政……桩桩件件,徐璎不乘步辇,不住行宫,勤政爱民,上行下效,蔚然成风,百姓是最能感受到变化的。

郑家的算盘恐怕要落空,而且徐璎敢戳穿小皇孙的身份,就说明她早有应对之法。

以刘绪多次落败的经验来看,他们这回定是要败的。

不过那群人都推了他的外甥余伟文出来转移视线,他又何必吃力不讨好地掺和进去,帮他们解围。

刘绪现在是明白了,与其追求什么正统,不如推选最合适的人做皇帝,虽然他不想承认,但照着徐璎这样的找最好,运筹帷幄,应机立断,选贤任能,同时怀有仁爱之心。

刘绪看了眼国子监报上来的记载详册,在几人的名字上画个小圈。

这时候,中书孙婉芸起草的诏书送了过来,刘绪展开一看。

赏查抄青楼队伍白银五百两,抵御西戎出丁家庭每户赏银十两(不计军功,待大军班师回朝会再论功行赏),支援幽州服役修建宫室家庭每户赏银十两,捐款支持修筑工事者返还当初所捐数目的半成(5%),支持节俭削减奴仆者每户赏银百两,巡察纠政经核查属实每条一两,荟萃阁领职者依功奖赏,十两起步,地方剿匪官吏赏银,表现优异者赏百两,其余者皆赏十两,伤亡者另外补贴。

户部派遣专人和监察司、军队一起运送赏银,巡察及各官可监督,有贪墨赏银者夷三族。

刘绪歘地站起来,手指紧紧抓着诏书,惊声叫道:“徐璎她疯了!”

卢渐不明所以,探脑凑过去一看,脚底登时一滑,结结实实摔在地上,不停嘘气,他从未在诏书上看到过这么多赏银,国库才刚充实,这赏下去立马就搬空了吧!

户部已经开始加班加点地核查名单算赏银,徐璎将所有仇恨值都转化成银钱,让系统放她宅子地底下,命人过来挖。

一箱箱金灿灿、白花花的金银出世,徐琅呆若木鸡,一直以来,她竟然都是睡在金山银山上。

徐璎也装作没想到的惊愕模样:“梦中有一老人赠我金银,跟我说这些金银只能用于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凡是拿它享乐的人都会横死,醒来我本想试一试,验证梦境真伪,不料竟真有金银!”

一箱银子过去,徐琅从中随手拿起一锭,看到银两身上的字迹,这是平康年间所铸,而且是旧银。

徐琅嗔道:“是啊,就算老神仙也不能点石成金,要攒旧银。”

《力挽狂澜全文》81 赏银 一直以来她竟然都是睡在金山银(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