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言情小说 >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晋江 > 第76章

夜读居www.yeduju.com

侍从这么说,太子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一旦想起来,他就立马觉得自己明白了老四的想法,还能为啥,必然是为了那口吃的了!

侍从瞅着主子眼色,又把打听回来的事情说得清楚了点:“奴才听说那叶榜眼出身贫寒,在老家就是一家子种地的,兴许四皇子的确是为了正事呢?”

太子其实自己事情挺忙的,知道老四找了叶峥帮忙之后就不再理会这件事了。

他关注的重点还是大皇子和明光帝,顺带看一眼五皇子和六皇子,这俩性子跳脱,拘着他们别在翰林院里闹出麻烦来。

叶峥平安镇老家的时候,就和县令乡绅一起编撰了本农事书籍,不过要那主要是研究了平安镇周边的水土来编的,现在要编一本能适用于大启全国水土的农事书籍,就需要在那基础上再令花些功夫,研究研究大启地理、山水、植被等分布情况。

这件事对一般人来说的确有困难,比如要找齐大启朝堪舆图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地图是大启机要文件,包括一境里面的山川水文等情况,那是不可能对外公开的。

但叶峥现在身处治国理政的最高学府,翰林院,又有太子发话让他辅助四皇子修书,这四皇子在诸皇子里的确不显,但再不显人家是明光帝儿子,怎么得也拥有远超一般翰林学子的权限,叶峥要进入放这些机要数据的储存室里,还是很轻松能办到的,只要他不把这些东西带出去,在里头随便看根本没人管他。

开始半个月叶峥几乎天天泡在机要室里,后头就不常去了,他嫌每次去都要签了名要搜身麻烦,干脆花点功夫多看翻看一些,把那些地图啊数据书籍啊什么都记在脑子里,靠着过目不忘的记性,晚上回家就默出来,放家里看,省得一趟趟跑进去折腾。

好在他也知道这个行为有点擦边,没有光明正大把数据带去翰林院看。

虽没有明文规定进入机要室的学子不许背诵里头舆图书籍,但也没谁能想到真有人能过目不忘,看一眼就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线条子分毫不差地记下来啊?

一段时间下来,搭配着山河志、风物考和舆图,一副大启的地理风貌特征图渐渐在叶峥脑中成形,比如叶峥本以为京城就够北地了,但再往东北一百多里,有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往西北去,乃是一片绵延万里的荒漠地形,戎狄和羌这些游牧民族就生活在那片广袤无垠的荒漠里,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会犯边打草谷,劫掠大启百姓的粮食和牛羊。

譬如以京城为中轴出发,一路往西,穿过绵延森林,能看到海岸线和大海。

大启并没有海禁,但海上气候多变,以大启的水平造出的船只,每次驶出海都是赌命行为,所以无论是海上来的外国商队还是大启出去的海商,都没有成气候的,都是一小股一小股,那罕有的几条出海路线也牢牢把控在当地士绅手里,听说海上还有海盗,最是穷凶极恶,杀人越货后把尸体往海里一丢,可比岸上来得干净又不留痕迹,故而大启的海上贸易并不发达,至于海对岸的其他国家,传说中是有的,不然那些舶来品是从哪来的呢,但从没人真正到过,那仅有的几个交易中转地是海中央几座小岛,再往外听说海浪极为凶险,没有外国海商的路线,也是十死无生的。

京城往南一路下去呢,气候逐渐湿热,南边多崇山峻岭,听说最南边还有十万大山,那十万大山里头不仅有各种要人性命的毒虫毒植,还有沼泽和毒瘴,除了祖辈住在里头的带进去,外头的人根本是去了就死,没法活。

叶峥想着,这大启虽是架空的朝代,但若这舆图和地理志上记载无误的话,除了个别小块对不上或方向略有偏差,其实和他上辈子生活过的那个地方在地形地貌和气候上有很多相似处,那就不难办了。

叶峥将手头数据和从前学的地理知识对照着大启的特点略修改过,何地何种气候,何种水质土壤,适合种植何种作物,虽不能保百分百,那也有七八成,总比大启现有为零好——那框架逐渐就建起来了。

因这段时间叶峥忙碌,闵良骏等人邀他喝酒也因公推脱了几次,后来总算寻到了大家都有空的日子,四人又坐到了同一张桌上喝酒。

听叶峥说了这段日子抽不出时间的由头,谢元德安慰他:“跟四皇子做事倒也罢了,四皇子为人温和,虽显不出才能,但也出不了差子,这会子朝堂上二皇子和太子一系闹得不像,翰林院里也是派系林立,反而是小叶你那头清凈。”

叶峥好奇:“怎么,这两□□上很热闹?”

他最近都在忙编农书的事,又要查数据又要记录又要分析又要比对,还有得出实际措施来,忙的不成,其余可谓是把两耳不闻窗外事做到了极致。

听三位哥哥给他分析,叶峥才知道朝堂上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先是各由着吏部侍郎上书,说大皇子戍边有功,应给大皇子实际一些的嘉奖,比如给封一个郡王什么的。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晋江》第76章(第2/3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