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晋血山河为什么停更了 > 第430章 幸福到流泪

夜读居www.yeduju.com

李睿不耐烦了:“你就直说要不要吧,不要给许浑!”

司马诠哼了一声,直接把棉被抱走。

回到自己的皇宫,躺下去,盖上棉被……

嗯,那叫一个暖和,舒坦!

试验获得成功,李睿很开心,继续忙活。铲棉、弹棉、编网、压棉……越干越麻利了。

第二床棉被给了诸葛慧,第三床是羊绣的,第四床是北宫静的,第五床和第六床送给贾攸和羊崇,第七床……

第七床是他自己的,两米乘两米二,大气得很!

做完棉被后还剩下一些棉花,李睿大手一挥,继续弹,弹完后压实,取来布料做成几件大衣。这大衣看上去挺臃肿的,不过穿上后是真暖和……

穿上棉衣,他有种要流泪的冲动……不容易啊,来到这个时代两年了,经历了两个冷得几乎要GG的冬天之后,他终于拥有了一套可以扛住北方那杀人不见血的寒风的棉衣,摆脱了取暖基本靠抖的困境了!

真的太不容易了!

诸葛慧也得到了一件,虽然不是很合身,但现在天气冷了嘛,穿上后感觉挺舒服————至少比往身上叠十几层衣物要舒服得多。

她惊叹:“没想到这白叠子……”

李睿打断:“棉花!”

诸葛慧从善如流:“好吧,没想到这棉花竟有如此妙用!要是所有老百姓都能穿上这么一件大衣,有一床棉被,冬天就再也不会冻死人了!”

李睿说:“所以啊,明年还得种更多的棉花!”

诸葛慧用力点头。

值得一提的是,李睿年初借道四川派往凉州的使团在上个月的时候已经回来了,不过只回来了一半的。到了凉州之后,这个使团停下来休整了一段时间,然后继续西行,穿越河西走廊抵达西域,在疏勒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棉花。

这种作物传入西域已经有好些年头了,当地人渐渐发现了它的一些用途,开始有计划的种植,当他们抵达疏勒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片的棉田。在疏勒,使团一分为二,团长带着一半人手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继续前进,准备翻越飞鸟绝迹的葱领进入中亚,然后经波斯去往中东,寻找李睿让他们一定要弄到手的东西,比如说亚麻、棉花以及各种书籍。这个使团只携带了少量的丝绸,但是带了很多纸张,他们相信这些制作精美的纸张在遥远而神秘的西亚、北非一定能卖出个好价钱,换到他们所需要的作物种子和书籍的。

要知道,地中海那一圈还在用羊皮造纸来着,那成本能飞上天去。

另一半则留在当地,向当地人学习棉花的种植技巧以及用棉花纺布的技术。是的,早在东汉时期西域那边就已经开始用棉花作原料发展纺织业了,甚至还将棉布作为贡品向东汉、魏晋帝王进贡。

这个时期的西域整体还算太平,有凉州在前面顶着,西晋崩溃的惊涛骇浪尚未扩散到西域。而跟大家想象中的西域尽是白皮肤蓝眼睛金头发的胡人不一样,西域有着众多黄皮肤黑眼睛的面孔,这是因为自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原王朝便有意识地向西域移民,这期间虽然有很多波折,汉人与胡人对西域的争夺从未停止,控制权几度易手,但勤劳且尚武的汉人终究是在西域扎下了根,繁衍生息了。事实上,南北朝和隋唐发兵征讨的那些西域国家,诸如高昌、龟兹、焉耆、于阗等等,大多数都是汉移民后代建立起来的小国,也就是说,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一直到北宋,漫长的上干年时光里,汉民族一直在西域繁衍生息着,坚守着这片雄浑而苍凉的土地。

那么,西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异国了呢?

答案是北宋。

公元960年,在中亚崛起的喀喇汗王朝奉伊斯兰教为国教,数以万计的圣战者翻越葱岭,向西域发动猛烈的进攻。西域最强大的国家于阗义无反顾地挑起了抵御外敌的重担,动员一切力量向喀喇汗王朝大军发动反击。喀喇汗王朝背后是整个中亚乃至波斯,在圣战的口号之下,无数狂热的圣战者跟蝗虫似的一波接着一波翻过葱岭投入到这场战争中,而小小的于阗背后,众多西域小国、雄据河西走廊的高昌回鹘、日渐衰微的归义军、正在磨砺爪牙的党项人乃至契丹,都派了不少人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这算得上是一场微型的世界大战了。

唯一没有参与这场战争的,只有北宋。。

《晋血山河为什么停更了》第430章 幸福到流泪(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