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穿成冒牌县令之后作者红叶似火 > 24.024 给县太爷来个下马威

夜读居www.yeduju.com

这里面但凡有一半的人给他拥护值,他还至于兑换个红薯都扣扣嗖嗖的吗?

再次从陈云州口中得到了确认的答案,这些百姓不约而同地跪下磕头:“谢谢青天大老爷,谢谢青天大老爷……”

这里面有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也有三岁稚子,一个个都心怀感激,虔诚至极。

搞得陈云州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挥了挥手,从桌子上跳下来,在村民们满是感激和不舍的眼神中赶紧开溜了。

直到出了村,那些依依相送的百姓才停了下来。

郑深看着陈云州松了口气的模样,好笑:“大人连那凶狠的土匪都不惧,又何惧这些百姓。”

“也不是惧。”陈云州摆手,不知道该怎么说。生在现代的人,真的很不习惯这种动不动就下跪的大阵仗,这些百姓实在是太热情了。

因为出了这档子事,急着回去盘点县衙的库存,陈云州也没功夫逛了,对郑深说:“郑大人,咱们现在就回去吧。”

郑深也没意见,两人回到县衙,拿出入库的清单盘点了一下在东风寨的收获。

果然是杀人放火金腰带,光是金子就有五十八两,银子四百二十两,铜钱一百三十八贯,稻谷五千六百斤,豆类九百八十斤。

这些是大头,其余还有零零碎碎的东西。

因为去年干旱,如今又是青黄不接的时节,一斗精米的价格比较高,要近百文钱。但若是换成稻谷、豆类,价格会便宜不少,应该只要几十文钱。

这么算下来,一贯钱应该能买到两百斤左右的粮食种子。银子兑换铜钱在一比一千三左右,金银兑换比例在一比十左右,换算下来,这些钱大概能换到二十多万斤粮食。

听起来很多,但要分摊到全县这么多需要借贷种子的百姓身上就不够看了,恐怕还捉襟见肘。

因为古代种子的产出比大概是二十比一左右,按照亩产两三百斤算,一亩地就需要播种十几斤种子,如果限额借贷,每一户最多只能借一百斤种子,把缴获的这五千多斤稻谷也加进去,顶多只能惠及三千户百姓,肯定有一部分百姓没法借到粮食。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时间门有限,县衙又没钱,陈云州尽力了。

算好发放的量,然后便是制定规则,陈云州提议:“为避免有人重复来领,每个村庄由村长带着村民过来领,按照户籍信息登记造册并签字画押。”

郑深点头:“不错,这样也能防止人太多发生骚乱。另外二十多万斤种子,量太大了,咱们还是发钱吧,这样更方便,回头百姓还款也更好处理。”

毕竟是几十万斤粮食,他们县城的库房估计得全部塞满,而且后面怎么处理这些粮食也很麻烦。

陈云州想想也是,便同意了这个分配方案,派人去将金子和银子都换成了铜钱。

官府要为百姓提供低息种子的事很快就在庐阳县传开了。

对此,百姓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本来打算卖儿卖女,卖掉家中最后家底的百姓都不卖了,就等着官府的低息贷款种子。

相较于百姓们的兴奋,冉老爷他们就不爽了。

冉老爷单名一个奎字,货郎起家,做买卖赚了不少银子后就在家乡置办了好几百亩良田,又在镇上、县里乃至庆川都置办了铺子,都有买卖,是庐阳县数得上号的有钱人。

这人虽有钱,但却极其抠门吝啬,一个子都不会放过。

有次他去别人家吃席,中途上茅房,看到粪坑里有一枚铜钱,他立马脱了鞋子跳进去捡。这事传开后,不少人在背后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冉一文”,一文也不放过。

《穿成冒牌县令之后作者红叶似火》24.024 给县太爷来个下马威(第7/8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