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言情小说 >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冬日迟 > 第108章 面圣

夜读居www.yeduju.com

能问出这样基于民生的问题,陈延想,圣上是真的关注民生:“盖因臣家中并非以种地谋生,做了点小买卖。”

陈延同宇帝说起了家里卖豆腐供他和陈安读书的事儿,没有刻意渲染苦楚,平铺直叙,倒像是在讲创业奋斗故事,让陛下听得颇有兴致。

直到他把这些事儿讲完,陛下还有些意犹未尽。

陛下就发现,这陈爱卿,写时策虽然干干巴巴的,但说书,却是一把好手,下次应当宣他来讲经讲史,看看能不能也说得跟故事一样。

说的话很多,天又热,陈延有些口干,成宇帝很细心,立刻叫太监给他上了一碗茶。

陈延谢赏,瓷杯入手三分凉,他喝了口茶,温度刚好,介于凉热之间,茶香四散溢开,咽下,入口微苦回味微甜。虽然喝起来和家里的茶好像没什么不一样,但陈延知道,这东西一定很贵。

补充了一些水分,陈延刚放下茶杯,成宇帝那边马上抛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方才听爱卿言,非以种地谋生,才供了两个读书人。”成宇帝问道:“爱卿出身江南,即使在江南之地,种地亦非谋生上选吗?”

这是当然!种地能是什么上选?风不调雨不顺一年白种,今朝来了个恶吏,指石为斗还是白种,即使是丰年,大家都丰收米价就会跌,除非全部自己吃,不然也是痛心的。

但这样的理由,并不是可以直接说出口的理由。毕竟,就算是再心胸宽广的帝王,也不能容忍臣子在一旁叫嚣他座下的江山‘恶吏贪官不少、百姓生活熬煎’。

但,陈延又想和陛下说一说,他从举业到现在,一路走来,试卷、考官,无不在告诉他,陛下是一位实干君主,这样的君主,把问题了解透彻了,能解决肯定会着手解决的。

所以,他想了想,道,“是的,正是因为所处江南,所以种地才并非谋生之上选。”

江南富庶,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因何而富庶?因江南是鱼米之乡,风调雨顺,也因江南的商业很发达,在江南,经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商人的地位也很高,不会像京城这样,商贾仿佛低人一等。

小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悄悄萌芽,方才造就了淮浙、江南二省的富饶。

陈延在讲江南时,十分不动声色地把高台之上的君主夸了一遍,正是因为有您这样英明、镇守四方的君主令天下太平,才有此日。

眼前的年轻人倒是敢说,说的话也与平常臣子很不一样,角度颇为新颖啊。

宇帝听前半段有些思索,到后头的夸,他笑笑,“听爱卿这么说,江南岂不是人人想经商?”

这……

这是一个有些难回答的问题,在封建王朝,百姓不愿意种地对国家来说是很可怕的,但在江南,事实便是如此。但凡家里有些手艺,有点资本,做行脚商也比种地来得强。

思忖了片刻,陈延组织了一下语言,回答了宇帝的问题,他没有直说,只道:“其实百姓追求的也并不是行商,而是更有前途、更稳定的收入手段。”

“噢?”

话题搔在痒处,君臣二人很快讨论了起来,皇帝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介于都是有关农业的,陈延之前做过功课,答得也很快,很一针见血。

陈延:“虽然这些年来江南所交税粮不少,但江南地广,气温是很适合种地的,如此税粮,在江南算不得丰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选择种地的人不够多,开荒的人不够多,当然,也有贫穷的地方,他们侍候不起这么多田地,这都是有可能的。

倘若能解决这些问题,江南必然能成为真正的天下粮仓,介时,有了粮食,百姓才能‘脱产’,引申制造出更多的产业,引导民众学习,让王朝的实力真正跃进。

所以,陛下的问题又来了,他看陈延对于农桑一事说的头头是道,便问道:“那依爱卿之见,江南之难何解?可有良策?”

说的上头的陈延顿了一下,他自然是想过解决之法的,但这件事情太大了,他想的方法都很碎,没头没尾连不起来那种,要他说,他也不知道怎么说出来。

憋了两口茶,他有些思绪,但还是不多,叽叽喳喳了大半个下午的养心殿忽而回复寂静,陈延立刻起身向君主行礼,“此事臣还未能想好,请陛下恕罪。”

这个年纪的人,能有这些认知,已是不易了,对于自己喜爱的后辈,成宇帝总是很宽容,挥挥手让他坐下,又差太监上了壶茶,摆了些糕点。

糕点是养心殿常备的东西,陛下经常会宣一些大臣在养心殿议事,有时候时间耽搁得久了,在这儿吃饭不便,但也不能让人饿着肚子,小小一块,干干巴巴又顶饿的糕点便很有用了。

圣上让尝,陈延就拿起这个小方块往嘴里一塞,粉状的糕点塞进嘴里果然干巴,他感觉自己的舌头都好像被糊住了,立刻喝了几口水,成宇帝看着他此刻的模样,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冬日迟》第108章 面圣(第2/4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