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军史小说 >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 > 正文 第110章 安邦定国

夜读居www.yeduju.com

沉吟良久,孙大夫才开口说道:“大绶啊,那天的局势实在凶险,要不是可旺舍身相救,我这条老命也许就没了。”

“说的是,孙伯,大柱,不,可旺我是很佩服的。”大绶连连点头,一时不明白孙大夫的意思。

“当然,接下来要不是你当机立断,以重手震慑宵小,咱们不但保不住志文留下的那点口粮,就连大家的身家性命,也未必能保得周全。”

“不敢当,不敢当,孙伯,您这话说得太重了。”

这时不仅大绶,就连志文也疑惑起来,请你帮忙取个名儿而已,能不能帮忙一句话的功夫,现在这东扯西拉的是干嘛呢。

“当得,当得,”孙大夫笑吟吟地接着说道,“大绶,我看你啊,临事有决断,不慌乱,有大将之才。”

边说边站了起来,拍拍大绶的肩膀,“以后定然能安邦定国。”

说完两手往身后一背,就这么施施然地走了。

这。。。,待孙大夫走远,志文和大绶呆呆地对视了一眼,电光火石间,却都明白了他的潜台词。

“哈哈,”大绶笑道,“安邦定国,那我就叫安邦好了,安邦,李安邦。”

原来孙大夫进退两难之际,却是想出了这么个点子,明面上将大绶大大夸奖了一番,并效仿三国许劭,给大绶作了一番点评。

实际上,却是将大绶的名字,藏在了“安邦定国”这四个字里,任其自选。

老狐狸!志文暗骂。

但却不得不佩服,孙大夫这一手玩得妙,他并没有像对大柱那样送大绶一个名儿,只是夸了大绶一番。

大绶从这四字评语中选两个字做自己的大名,那是大绶自己的事儿,与孙大夫无关。

当然,要是大绶愚笨,没有明白孙大夫的用心,那也怪不得孙大夫。

“李-安-邦。”志文跟着念了一遍,摇头道,“不顺嘴,不好听!”

“那。。。?李定国?”大绶也还没有拿定主意,听志文说不好听,又把“安邦定国”的后两个字用上了。

“李定国!”志文点头赞同,“不错,这名字念起来顺溜,好听。”嗯,还有些耳熟。

志文不知道,就是他一个无心的小小反对,才没有让原本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南明永历政权的晋王李定国变成李安邦。

这里介绍一下李定国,张献忠四大义子之一,清军入关后,尊崇义父张献忠死前遗愿(“明朝三百年正统,天意必不绝亡,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这是张献忠死前对几个义子说的),归顺南明,一心抗清。

曾在桂林击败大汉奸孔有德,骇得其自杀身亡,后又在湘南衡州阵斩清廷定远大将军谨亲王尼堪。

此两役之后,明末大家黄宗羲赞道:“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只是受时局所限,又被一心自立的孙可望所坑,生前最后一次血战,永昌磨盘山伏击吴三桂时,还被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潜出告密,致功败垂成。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正文 第110章 安邦定国(第2/3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