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盛唐挽歌女主角是谁 > 第1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夜读居www.yeduju.com

他上去了,定然就有人上不去,合力把这个人拦在长安外面,这便是朝堂上不能说的秘密。

这天,李隆基在紫宸殿内,召集李林甫与张九龄两位宰相议事,讨论的正是夔州江关擅自改制的事情。紫宸殿并非是正殿,它从前是皇帝与大臣们聊家常说私密话的地方,不需要什么礼制,也不需要穿朝服。

开元二十一年以后,李隆基就很少在正殿含元殿开朝会了,除非是过节庆典,才会偶尔去一下。一般处理朝政,都是在紫宸殿内,这里规矩最少,君臣之间也最随意,比较符合李隆基的喜好。

“夔州之事,关系到蜀地漕运,二位相公以为如何?”

李隆基一边捏着自己手上酸胀的虎口,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他昨日打了一下午马球,现在双手虎口都在疼痛。

无论年轻的时候是多么技术娴熟,保养身体又是多么上心,李隆基也不得不承认,岁月不饶人,他早已不复当年之血气了。

“无论郑叔清所作所为是为何,朝廷都不能助长这种气焰。微臣建议,将其押解到长安,由大理寺审讯再行定夺。”

皮肤黝黑,胡须头发已然花白的张九龄,双手拢袖对着李隆基行了一礼说道。

“嗯,那江关之策如何?”

李隆基平淡问道,心里似乎想着别的事情。

“新年休沐之前,各地都要汇报这一年本地民情与收入。那时候,便可以将此策废除。如今很多人已经听从了郑叔清的安排,更换了漕船。若是中枢废除通关新法,只怕那些人亦是心中愤愤不平,难免生出事端。请圣人裁决。”

张九龄亦是有条不紊的说道。

他想得很清楚,这件事已经变成了烂账,如今群情激奋之下,做得越多越错。不如把郑叔清交出来平息争论。人亡政息,郑叔清不在夔州了,争议颇大的夔州江关新政,必然也无法维持。

到时候,让时间把这一出闹剧冲淡即可,朝廷不必做多余的事情。

“哥奴,你怎么说?”

哥奴是李林甫的小名,从称呼上就看得出来,如今李林甫已经比张九龄要得李隆基的信任与亲近。

“夔州江关之策,可以在运河河道推而广之,至于郑叔清如何,微臣无法评置,一切由圣人定夺。这是微臣整理的夔州江关新政,请圣人过目。”

李林甫双手将奏疏交给高力士,李隆基让高力士假模假样的阅览了一番。实际上,他们早就知道夔州江关发生了什么,现在的一切都是在走过场。

皇帝虽然富有四海,但可以直接使用的钱,却未必有外人想象那么多。

前几年的时候,李隆基遇到大唐首富王氏兄弟,直言王氏的钱财比他还多,这并不是一句自谦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诉苦。

国库的钱,要走户部的账目,不是李隆基想怎么用就能怎么用的。

李隆基内库的钱,来自各地的进献的贡品,还有打仗上缴的战利品等等。很多东西并不是钱,不能直接使用,特别是其中不少东西还不好直接脱手变现。

比如说王羲之的墨宝,贵不贵重?那肯定是无价之宝。

但李隆基要是想卖,谁能买得起,谁又真的不怕死敢买?

类似这样的东西,李隆基还有很多,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是个抱着金饭碗要饭的乞丐。

因此,夔州江关的那四十万贯,或许国库不看在眼里,但对于李隆基来说,就是他今年和明年的零花钱了!国家怎么怎么样,边关怎么怎么样,那又如何?

国家富强了,也得让他这个皇帝感受得到才行啊!边关打了胜仗,他不一定能直观感受到,那股新鲜劲过了就没了,李隆基本人也不可能去边关巡视。

但是手里要是有四十万贯钱,能够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话,那日子可就滋润了啊!

《盛唐挽歌女主角是谁》第1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4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