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诸天反派的逆袭凝神舞墨 > 第九十六章 步入正轨

夜读居www.yeduju.com

宋江已经年满三岁,可以练一练九阴神功的动功,学一些拳脚功夫,加强经脉韧性,扩宽经脉广度,从小就打下牢固根基。

不要以为三岁小孩不能练武,释小龙两岁开始学武,五岁就出道拍电影,那一身武术动作,许多大人都未必打得出来。

内功的话至少得七八岁以上才适合修炼,幼儿的经脉太过脆弱稚嫩,还承载不了真气的运行。

……

这场会议过后,长空剑派算是正式步入发展的正轨,内外两门弟子的招收,也被提上日程。

李慕从一开始的设想,就是尽量收纳孤儿为门下弟子。

因为孤儿无父无母无家,一旦进入门派,自然便会以门派为家,以师长为亲人。

如此从小培养出来的弟子,对门派的忠诚度更有保障。

这个时代无法通过购买仆役丫鬟充作弟子,却有另一条路子——慈幼局。

所谓慈幼局,便是后世的孤儿院(慈幼局是南宋命名,北宋也有类似机构,但不叫这个名字,为方便行文,就直接用慈幼局了)。

古代因贫穷、战乱、自然灾害、甚至是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等等因素,主动或被动的“弃养”行为很多,孤儿的数量着实不少。

但与此同时,婴儿遗孤的存亡又是关系到人口增减,王朝兴衰的大事,朝廷不得不重视。

因此,从先秦时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政令,为失去父母亲人的孤儿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称为“恤孤”。

春秋时期,齐国设有“掌孤”官,专门负责给孤儿寻找领养人,并考察监督这些孤儿被领养之后的生活水平。

作为报酬,领养孤儿的人家,可以按照领养人数不同程度免除徭役赋税。

大宋时期,人口增长迅速,总量首次突破一亿。

人口多了之后,养孩子就成为一个难题,很多养不起孩子的人家索性直接“弃养”。

为解决这个社会性难题,“使道路无啼饥之童”,大宋朝廷成立了“慈幼局”,专门收养被遗弃的婴幼儿。

慈幼局是大宋的官办连锁孤儿院,由官府拔款经营,为了方便救治患病的婴幼儿,一般都设在公益医疗机构“施药局”旁边。

慈幼局中有官府雇佣的奶娘,另外还会按月发放钱米绢布,保证孤儿有饭吃,有衣穿。

没有子女的人家,可以到慈幼局领养孤儿。

没人领养的孩子,则会留在慈幼局中一直到成年,之后可以自己决定去留,官府绝不干涉。

《诸天反派的逆袭凝神舞墨》第九十六章 步入正轨(第2/3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