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都市小说 > 港岛家族的诞生齐齐读 > 第004章 初逛港岛

夜读居www.yeduju.com

林志超来到中环的汇丰银行大厦,在外面顿足下来,他喜欢做一个见证历史的人。

如果他有相机,一定会拍摄一些照片,作为一个后世的人,他觉得留住回忆很重要。

汇丰银行占地面积很大,整体建筑除了十三层高的主体外,周围还有附属建筑,和周围的三层高建筑一对比,相当的宏伟、巨大。

汇丰银行的北侧是‘高等法院’,虽然其建筑群很大,但只有三层高度,中间有一个圆顶。

这些建筑都是欧式建筑,毕竟现在的香江,英国佬才是老大,华人尚未成长起来。

待到70年代,华人崛起后,香江的建筑便纷纷改成现代化高楼了。

心安理得的踏入汇丰银行大门,林志超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只有1000元,而显得畏畏缩缩。

“先生,有什么需要帮助吗?”华人职员上前客气的说道。

并没有因为林志超穿着普通,而小窥于他。想必是汇丰银行急需存款,纾解战后的资金问题。亦或者,这本来就是香港银行的传统作风。

“我想开一个户头,然后存800港币!”林志超坦然的说道。

留200港币改善生活,因为他觉得自己还在长身体,需要补充一些营养,毕竟以后他可能要靠身体吃饭。而他每月60港币的工资,其实也可以过得还行,不过他需要给妈妈、妹妹寄回一些生活费,做人不能太自私。

华人职员脸上的表情果然有一丝丝变化,要知道800港币是很多人一年的薪资,这位其貌不扬的青年能一次性存入这么多,显然是有真本领的人。

富二代他觉得不像,因为林志超全身穿着很便宜;捞偏门也不像,因为林志超气质坦然、正派。

“好的,这边请!”

很快,林志超开始办理银行户头,这个时代的香港还没有实行《人口登记法》、《香港身份证》制度,所以不需要很多的资料。不过据林志超所知,1949年港府就会管制非香港人士来港,实行了这两个制度。

走出汇丰银行大厦,林祖辉已经将开户本放好,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虽然800港币不至于让可以有底气创业,但至少有底气让他生活暂时好转起来。

来到中环的街上,林志超兴致盎然,来港岛2个月时间,他想的只有生计,一直没有时间闲逛。而如今不仅大赚1000港币,还找到一个发财的门路,无疑有了闲情雅致。

中环的街上有不少石板斜路,附近一带华人小店云集,食肆、裁缝店、摄影店等林立,行人很多人穿唐装,石阶旁还有黄包车等候乘客。

  生气勃勃,这是林志超的心里想法。虽然见惯了后世的繁华,但他却没有对此时的香港评价‘乡下’。

傍晚。

逛了一下午的林志超来到中环‘镛记酒家’,镛记创办人甘穗辉自小家贫,1920年,只有12岁的他踏足社会,做过卖菜、制雪粒、报馆印刷工、酒楼杂工、烧腊学徒。他在当学徒时就苦心钻研烧腊腌料,创出独门烧腊秘方。七年后,甘穗辉与朋友麦镛合用一个牌照在中环广源西街开烧味档,铺名叫“镛记”。

《港岛家族的诞生齐齐读》第004章 初逛港岛(第1/3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