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历史直播开局盘点政哥的小八卦 > 第262章 唐宗二三事(四十八)

夜读居www.yeduju.com

【原来这位陈刺史一到邓州,他就召来各地的县令议事。他言百姓疾苦,帝王忧虑难安,他们这些拿朝廷俸禄的理当为朝廷分忧。】

【紧接着,他便拿出一个主意,播种插秧。他道目前最重要的是准备种子,按时下种,种一些短期能收获的食物。】

【不得不说,这位陈刺史目光长远啊!他知道临时的接济是治标不治本啊!让老百姓们自力更生方是重中之重啊!】

【于是乎,他要求各层官员拿出十分之一的俸禄,去买种子,官员们也都带领着家属开荒种地,以补充家用的不足,顺带做个好榜样。】

【外地来的灾民也一视同仁,分给他们粮食、种子和荒地,等秋天粮食丰收之后,农民们需要上交种子粮,官员们付出的种子钱也会归还。】

【官员们一听,这计策好啊!谁也不亏!他们十分的赞同这个计划,并付诸了行动。】

【很快,秋天来临,粮食丰收,郑州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而陈刺史也没闲着,他开始思索着去帮助邻县的百姓了。】

民以食为天,对于百姓来说,能有一口裹腹的便足矣!

所以粮食便显得极其的重要了,天灾导致的颗粒无收,会让多少百姓食不果腹,因此而饿死者不计其数。

而朝廷虽会派发赈灾粮,但这粮食毕竟是有限的,而百姓却是千千万万的,分到他们手中的粮食更是有限。

这位官员就做的相当不错,他用有限的种子却生出无限的粮食,既解决了灾民的饱腹问题,又调动了他们的劳动性,让他们知道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食物。

各朝各代,某些仁爱之君默默的点头,他们对于这位官员的做法表以称赞,而百姓们则是表示这真的是一位好官啊!

老百姓们别无所求,衣食无忧足矣!

所以遇上一个好君主,好官,于百姓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幸事。

【很多时候,咱大都听闻的都是贪污赈灾粮饷的贪官污吏,像陈刺史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可是少并不代表没有,至少这样的小故事在贞观一朝其实有很多,可不只只陈刺史一人哦!】

【这说明什么呢!还不是说明咱二凤陛下有识人之明,他忧虑百姓,他派遣的官员,承他之志,同样忧虑百姓。】

【君臣同心,与民同苦,李二凤用他的一颗心,一颗敬天、克己、爱民的心,共抗灾情,不仅感动了上天、感动了官员,亦感动了百姓,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灾祸也没什么好怕的嘛!】

【以心感人人心归,以此不仅度过了贞观初期的灾荒,也锤炼出了一批爱民如子的官员,为后来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皇汉武默默的点头,君明才能臣贤,一个国家富不富裕,官员清廉不清廉,全在君王一人之身。

所以他们还得严于律己,努力的做一个好皇帝,让国家富裕,让百姓富裕。

【大唐在李二凤的治理下逐渐富裕,“贞观之治”初现,当然对外他也没闲着。他本就是武将出身,开疆拓土亦不在话下。】

【在渭水之盟之后,咱李二凤是深以为耻啊!他一方面抓紧训练精兵,另一方面秘密挑唆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的矛盾,借机扶植亲唐派,以此来分化敌从而壮大自己。】

【可以说,咱二凤陛下从来就没有忘记过这份仇恨,很快就让他寻到了一个好机会,东突厥国内发生了严重的雪灾,同时薛延陀等部族也反叛了东突厥,另外,颉利可汗也和突利可汗也发生了内讧。】

《历史直播开局盘点政哥的小八卦》第262章 唐宗二三事(四十八)(第1/2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