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军史小说 > 汉道天下精校版 > 第148章

夜读居www.yeduju.com

至于如何应变,他没说。

——

贾诩也一夜未睡。

李傕营中火起,董承就收到了消息,匆匆带着人赶到他的大营外,美名其曰保护。

贾诩对董承的心思一点兴趣也没有,却对李傕营中的火非常感兴趣。

奈何董承一心保护他,没安排斥候去打探消息,所以他们除了李傕营中的火以外一无所知。

直至他收到天子手诏。

看完诏书,贾诩的眉梢轻轻挑起,一抹笑意从眼角绽放。

“大汉中兴有望。”贾诩放下诏书,看着董承。“将军,你有个好女儿,将来富贵无忧。”

董承眨眨眼睛,咧着嘴,得意洋洋地抚着胡须。

他也这么觉得,董家就是靠女儿起家的。之前如此,现在也如此。

贾诩沉吟片刻。“我送将军一桩功劳,如何?”

董承一时心动,刚准备点头答应,转念一想,又摇摇头。“我能力有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再者,我如今仅有部曲三百,想立功也没机会。”

贾诩微微一笑。“不用将军一兵一卒,木简一枚,短笺数行即可。”

董承控制不住好奇心。“短笺?给谁?”

“郭汜。”

董承犹豫起来。“我与他素无来往,何必多此一举。他的死活,与我何干?”

“将军可以不在乎郭汜的死活,却不能不在乎陛下的胜负。”贾诩从案上取过一支木简,又取出笔墨,推到董承面前。“朝廷为李傕所困,守或有余,攻则不足。虽奇计迭出,形势逆转,终究还须郭汜、杨定出兵。将军若能在短笺数行,明天命所在,大势所趋,劝郭汜讨贼,为朝廷分忧,岂非有功?”

董承觉得有理,却还是不太理解。“郭汜对侍中言听计从,侍中何不自取功劳?”

“我出身凉州,又为董卓故吏,不为关东大臣接纳。虽蒙陛下不弃,亦难免倾轧。将军有个好女儿,将来或许能施以援手,不使我孤立无朋。”

董承盯着贾诩看了片刻,点了点头。

贾诩说得没错,他需要朋友。

但需要朋友的不仅仅是贾诩,他董承同样需要朋友。

贾诩是董卓故吏,他董承又何尝不是?

他的女儿与天子是儿时玩伴不假,但她无论家世还是学问都不及皇后伏寿,将来入宫,必然受伏寿打压。若他能与贾诩结盟,立下功劳,女儿在宫里也有说话的底气。

“多谢侍中。”董承提起笔。“若能立功,必不忘侍中点拨之恩。”

贾诩笑着摆摆手,以董承的口吻口授劝降书一封,由董承手书,然后派人送往郭汜大营。

——

《汉道天下精校版》第148章(第1/2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