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百度 > 第71章

夜读居www.yeduju.com

沈瑜这时候只想低调一点儿,只能说道:“运气,纯属运气好。”

众人也都对沈瑜表示恭喜。

董明不知出于什么心态,问了一句:“于老师,如果这东西在拍卖会上,是不是价格会更高。”

于老师说道:“如果碰到喜欢,或者说专门收藏这类物品的人,可能会把价格抬上去。”

董明点了点头,看向沈瑜的时候,发觉刘壁云也看了过去。

这两人的眼神在空中一对,就各自分开。

杨老说道:“大家也别把目光都放在价格上。今天真是巧了,加上沈瑜同学的这幅作品,咱们今天可是看到了三翰楚的作品。虽然说,这紫砂壶算不上真正的墨迹,但也算是合作作品。说起来,这三翰楚还有段故事。”

他对王问说道:“王老弟,你是滨海收藏协会的会长。你给大伙讲讲,这三翰楚还有一圣人的事情?”

王问笑着说:“当着几位的面,我来卖弄知识,岂不是班门弄斧?”

杨老说道:“王老弟,你就别客气了。我们毕竟是外地人,来讲本地的故事,那才是真的班门弄斧。”

众人一齐请王问说说三翰楚的故事。

王文推辞不过,就开口说道:“在滨海的前清遗老中,有三翰楚之称。其实,是后人从书法和名气的角度评选出来的。分别是王旭和刘廷琛以及吴郁生。刚才杨老已经讲过了前面两位,那么,我来说说吴郁生。

吴郁生,字蔚若,又号钝斋。出身于书香官宦之家,为嘉庆戊辰科状元吴延琛之孙。光绪三年(年)授翰楚,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四川督学等。宣统时,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

后来,他举家迁居滨海,他的寓所,时称“吴公馆”。

吴郁生是居留滨海时间最长的一位遗老,将近三十年,直至逝世。

他与王垿一样,始终保持着低调与矜持,在乱世中保持清醒和超然,远离政治,潜心翰墨,甘做隐士。

他的原则是,见面只谈风雅之事,吟诗作画,鉴赏古董,如果涉及政事,立马推脱有事,起身走人。

张勋复辟的时候,刘廷琛积极奔走参与,吴郁生却依旧在吴公馆写字作诗,浇花品茶。

听说,吴郁生曾给刘廷琛题过“大势去矣”四字。

复辟失败后,匆匆逃回滨海的刘廷琛在潜楼悔过之时,真正咀嚼到其中的深意和先见之明。但这并不妨碍二人的友情,他们仍是至交好友。

吴郁生轻易不为人书写,故其墨迹甚稀。他晚年潜心内典,绝了政缘,淡了世缘,惟独佛缘深厚。平时惜字如金的他还亲自手书《心经》多部,广结善缘,分送信徒,滨海几座寺庙的藏经阁,就藏有吴郁生手书的《心经》。

侵略者占领滨海,成立治安维持会,曾多次发起攻势逼他就范,但吴郁生晚年一直坚持吃斋念佛,写字养性,不问世事,保持了民族气节。

说到这些遗老,就还要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康有为。”

王问笑着说:“对康有为这个人,后人褒贬不一,但是,在当时,他可是被称为康圣人。

王垿、刘廷琛、吴郁生在滨海的居所相距不远,三人互动频繁,经常舞弄文墨,切磋书艺。其中,王垿与刘廷琛还是儿女亲家。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百度》第71章(第1/2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