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文成武德(打一字) > 第59章 大明朝国家债券

夜读居www.yeduju.com

景泰朝的新景象一片欣欣向荣,从大小官员忙到脚不沾地就能看得出来。即便是华夏民族传统节日早就安排了锁厅,皇帝陛下仍然命令九门提督衙门正常办差,每日都有锦衣卫、顺天府轮流协助维持秩序。

甚至于六部主官,每日早午都会过来应个卯,查看下当日是否有应急情况需要高品衔官员处置。别说大明朝多少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就是历朝历代也没这个规矩。

不过皇帝陛下赏赐也真是丰厚的,下面差役、兵丁都有每日五百文的差贴,钱券兼支。这可是正经铜钱和新发的大明官府债券,不是那擦屁股纸都嫌脏嫌薄的宝钞。

正统朝皇帝北征时官军也才赏了一两银,那可是去塞北玩命才不到一贯钱。两相一比较,如今的景泰皇帝就体贴多了,可不得仔细点别丢了这份差使才是。

要说只有一半的现钱,可债券也能当钱使,不比铜钱差。顺天府里新开了钱庄随时拿债券去就能随时兑换。掌柜的噼里啪啦一通算盘打过来,搞不清楚怎么算的就会把现钱兑换出来。

虽然搞不清楚怎么算的,同样是债券就有人兑换下来有多些零碎,有些就兑不足。

跟钱庄掌柜这么一打听才知道说是债券的计息日期不同。拿去兑换的债券中有些已经生了不少利钱,有些还没生利钱。没生利钱的,钱庄要赚点兑换费用,自然就要扣掉一些了。

这么一说大家都知道债券要留手里时间久一些就能生利钱,还能多得些。

听掌柜的说,这就是老百姓借钱给朝廷的意思。钱庄其实也是从老百姓手里兑换了债券后等着生利钱,放贷给朝廷比放贷给老百姓保险。

至于有人还什么人忧天的担心朝廷不给兑付怎么办?

朝廷还能缺你这点钱粮不成,这位皇帝爷爷可好着呢!

这才过去两个月都忘记了吗?那北边的狗达子抓了这个皇帝爷爷的大兄说要打到京城来,那会黑了心的粮商们都把价格抬到十倍多了。皇帝爷爷知道后急坏了,直接按平价把通州大仓的粮食全卖给了京城的老百姓。

那可是十倍的价格呀!真是天爷喔,咱们都是些苦哈哈的小老百姓,哪里吃得起粮。皇帝爷爷一夜之间就平定了粮价,这才给了我们小老百姓一条活路。

如果这还不信,没瞧见户部新开了一个衙门口专门兑换大的钱券吗?啥叫大的钱券咱不懂,但是看到有人真跑到户部衙门去兑换了钱回来,结果同样的一批债券每一贯在衙门里兑换还真比在钱庄兑换要多出三、两文。

那个兑换到钱的就是咱家隔壁那户的远房亲戚,真真的跑来跟咱说了这钱券比宝钞值当,不会像宝钞那废纸一般的。听咱那邻居家的亲戚说了,往后这宝钞都不用了,就用现钱和钱券的。

不信你去衙门里打听一下就知道了,朝廷会按照写在钱券上的利息结算钱兑换现钱,要银子要钱都成。

而钱庄兑换时会扣掉一些他们要赚的钱,剩下来的才会兑换给咱。

几下消息汇到一起,很快在京城里就传开了。同时老百姓们也都知道了,钱庄是那些个黑心家伙高利贷放惯了,居然想把放贷这么损人的招数做到官府头上。

官府取缔不就行了?

你倒是吃个灯草灰放个轻巧屁哩!知道这是啥不?这是皇帝爷爷说出来的话,那就是天上神仙的意思,要让咱小老百姓得了利的。皇帝爷爷不能自食那啥话这才忍了那些黑心肝的奸商跟着占了便宜,。

你能把吐的痰舔回去吗?你能皇帝爷爷不能。

咱要怎么办?咱往后都拿了钱券不去钱庄兑换就成了,不能让那些长了十七、八个心肝的坏了皇帝爷爷给咱小民的利嘞!

景泰元年过了十五后,各官衙都开始了正常办公,很快就连轴转了起来。景泰年朝廷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发行国家债券,以顺天府、应天府、天津卫、广州府、西安府、福州府为第一波试点城市。

试点的城市由官府安排兑付债券,计算标准由户部经年老吏列了个章程统一执行。南北二京有足够多的银钱兑付,福州用浙江重开的银矿做为兑付基地再配以锦衣卫、官军协同押运南京部分银钱负责兑付。

天津卫和西安府问题也不大,京师户部的存银不够还有皇室内库补充。唯一让人担忧的就是广州府。

《文成武德(打一字)》第59章 大明朝国家债券(第1/4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