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文成武德(打一字) > 第34章 又落一子

夜读居www.yeduju.com

紫荆关、居庸关大胜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这自然也包括了广东那位“顺天王”,广西的“天贤将军”,在孟养的麓川宣慰使思?……

想看大明笑话的,才笑了一阵就发觉很无趣,既然无趣那就要转脸骂娘后继续该干嘛干嘛了。该怕大明官军腾出手来修理自己的,继续躲在一旁瑟瑟发抖。

广东黄萧养在接到大明北疆大胜的消息后,结合更多回复官军大队逼近广东的讯息,终于横下心来把自己绑成个粽子跪到广州城门下,几千叛军把兵器扔了一地。

右副都御史,巡抚两广钦差杨信民亲自出城扶起黄萧养,当场答复除了主犯需要提请朝廷豁免之外,其他人或者依旧归于平民或者暂时编入水师新军。

如此一一做出安排后安定了人心,更多逃散的叛军又纷纷聚集在一起来到广州城下投降。杨信民不得不在城门设置登记、处置地点,安置老人、妇孺,救治伤残甚至直接发放农具、安排无主房屋、土地。

收到黄萧养散尽叛军自缚投降消息的陈懋等人气得差点抽刀砍了自己战马。整支队伍从上到下被朝廷行文申斥了好几遍,跑几了多少人、马就在眼前了,叛军投降了,真真是缺德他老娘给缺德开门——缺德到家了!

现在只能抓紧时间快马赶到广州,趁着奏折还没送去朝廷看看能不能将奏折内容再润润色啥的。

当然,重写奏折肯定是费心费力还费纸张的,这些银钱大家都好商量,只要杨信民肯开口,什么都好说。

陈懋自己是不可能快马加鞭一路狂奔赶往广州的,这点脸面还是要的。万一杨信民一口回绝了,将来还怎么混?传信右参将董信代表大家赶快去跟杨信民交涉正好,毕竟也是最先到广东的官军骑兵,还冲杀了几场叛军的功臣不是?

大家同朝为官,这点颜面还是要给的不是?

紧接着又接到朝廷的文书,大军仍然前往广州并在广州整顿之后一部分回浙江、福建驻防、操练;另一部准备继续西进参与广西平叛。唯一的好消息是朝廷行文南京安排调选官军补充并携带来新型军械、增派医士、补充粮食、药品……

紫禁城里,朱祁钰难得一次陪着吴贤妃唠完家常后与皇后汪氏晃晃悠悠走回寝殿。

“钦天监上奏称吉时选在十二月,已经让礼部准备册封大典了。还要委屈你和杭妃再多些日子。”虽然皇后、杭妃这么叫着也一个月了,但是还没有正式的册封大典。

“奴却是从来也没想过能有今日,只盼着夫妻和睦,儿女成人,家庭顺遂就好了。”汪氏一如既往看得冷淡。也难怪,钱皇后这个表率做在前面,后面人也不好过分。

“说到儿女成人,倒是真要想想给见济和固安加封号了。固安还简单,由郡主加公主就是了,这见济嘛……”话说到一半,朱祁钰沉默了。

“可是没有合适的藩地可以封了?”汪皇后顺着话头问了句,又自顾自说道:“也是,朝廷这些年勋戚着实多了些,哪里想到这么几十年就多出来这么多呢!”

汪皇后说的是老朱家猪一样的生育能力,大明朝稍好一些的地方都封得差不多了。

按照洪武时期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老朱家亲戚都能从朝廷每年定期领钱粮——米钞兼支。粮食是稳定的没什么可说的,可钞嘛~

大明宝钞到了正统十四年,也就勉强五百分之一的购买能力。也就是说,一张一贯的大明宝钞掉在泥潭里,多半不会有人去捡。为了两文钱弄脏了鞋,咱有这么穷吗?

捡回来能用也就算了,被泥泞弄脏了一角的宝钞,谁知道能不能花得掉?!毁了老娘亲手缝的千层底可就不合算了。

大明朝初期被封为亲王的也就二十来个皇子,到了正统时期已经有一百八十多个郡王了。翻了九倍的数字,朝廷早就供养不起了。

特别是魔鬼皇帝朱棣之后,各地藩王都只能做猪被圈养在封地里。每天除了研究吃喝就只剩下拱女人这一件事情还能提起点兴致,这生育力更是没得说。

亲王庶出的儿子封郡王,郡王庶出的封镇国将军,然后是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铺国中尉、奉国中尉。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女性没算呢!

公主和驸马每年有2000石的俸禄,郡主和仪宾也有600石,然后是郡君和仪宾400石,县君和仪宾300石,乡君和仪宾200石。这简单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就这笔开销,朝廷和地方官府都不想背,两相甩锅。

《文成武德(打一字)》第34章 又落一子(第1/3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