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水浒之虎行天下 > 第104章 狄永华更上一层楼,拼命三偷入野云渡

夜读居www.yeduju.com

狄泉朴刀把杨志手中长枪砍得一个停顿,然后刀刃一横,顺势往枪杆上反撩上去,袭击杨志的双手。

这一招看似简单,实际上可是专门要克制长枪的招数!

因在基本枪法中,枪在使用时,多数情况下是双手握枪,虎口均朝前,即枪尖方向。

如果是左手在前,通常握在枪杆中部,左手则被称为前手、前把;右手在后,通常握在枪攥或枪相上,被称为后手、后把。

也可以说,前手即是靠近枪尖的手,后手即是靠近枪根的手,前、后手可以互换,需注意,前、后手在推、拉枪杆时的握法上都会有些不同的变化。

从技术上讲,前手的握枪方式有活把与死把之分,所谓活把,主要是指前手不死握或抓紧在枪杆上,使枪杆可以在前手中自由滑动,即所谓“前手如管”。

因此在使用活把时,前后手之间的距离可以有变化。

而所谓死把,是指前后手握枪时都握得很紧,而且位置都不变,因此前后手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比如在扎法中,以活把的方式握枪,扎枪时前手不动,枪杆在前手中向前滑动而扎出去。

扎枪的力量源自后足,由腿而腰而后手,再到枪根,达于枪尖。若以死把的方式握枪,则扎枪时,双手同时向前运动发力。

死把握枪做扎枪时比较稳定有力,但是活把枪出枪的距离要比死把枪远得多,同时在技术的变化方面也比死把枪灵活得多。

在一般枪法的技术中,以活把枪为主,死把枪很少应用,死把枪不太符合“枪若游龙”的用枪准则。

在使用活把枪时,握枪的手会在枪杆上滑动,即手与枪杆有相对运动。

当手向枪头方向滑动时,如果枪杆相对稳定,则可说手向上滑;如果手相对稳定,则称枪向后滑。

反之,当手向枪根方向滑动时,如果枪杆相对稳定,则可说手向下滑;如果手相对稳定,则称枪向前滑。

而握枪时,前手根据掌心的朝向,有阴把、阳把之分。如前手掌心基水朝上,称为阴把,如前手掌心基本朝下,则称为阳把。

所以,有些人可能在听评书的时候能听到那句,“阴阳把一合,大枪一抖,腾的一下子就扎紧去了”,说的就是这个。

无论是活把还是死把,阴把还是阳把,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虚握,有时也称为虚把。

由于实战中,前手是离对手最近的点,因此也就最容易受到攻击,在受到攻击时,如果只是移动躲避,可能会失去对枪的控制,因此常常使用虚握的方式。

虚握是将手掌张开,不完全握在枪杆上,仅以手上的小部分保持与枪杆的接触,这样既能躲避伤害,又能保持对枪的控制。

而此刻狄泉这一刀就是奔着杨志的前手去的,他前手是虚握,一旦要防止狄泉反撩刀,那就要松开前手。

松开了前手,就剩下了一只后手紧紧攥住枪钻,那怎么能拿的住枪?枪多长啊!

就算是他“青面兽”杨志的臂力也是不弱,可是这样的长枪,单手也施展不开,不便于使用。

除非像是“铁塔”焦德亮那样的巨人,好家伙这样的长枪给他当个拐棍差不多。

杨志也是陷入了这个难题之中,前手被逼的打开,后手无法单独操控长枪,而狄泉的刀刃就快要到他的脖子上了。

但杨志的本事也不是盖的,立刻下面一脚踢在枪头上,借着这一脚的力量,枪头再度“弹”了起来,直接弹起来,挡住了狄泉的这一刀。

狄泉这一招,是妙招,角度刁钻,而杨志的这一招,是技巧。

妙招是创意,而技巧则是经验,是多少次的临阵对敌之中所练出来的!

《水浒之虎行天下》第104章 狄永华更上一层楼,拼命三偷入野云渡(第1/4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