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其他小说 > 从永乐开始崛起 > 第一百二十四章:老狐狸和小狐狸

夜读居www.yeduju.com

朱棣沉默着,朱瞻基低头若有所思,苏泽也没再开口,其他那些侍奉的人自然也不敢开口说话,唯有朱高煦仍在护栏边大呼小叫,大声怒骂镇国队废物。

苏泽单手撑着下巴,眼神飘忽不定,思绪有些飘远了,他刚刚那番话也只是有感而发罢了,朱棣对百姓的那种漠视,或者说无视让他觉得有些不忿。

不是说朱棣不管百姓生死,而是压根不在乎百姓的情绪如何,可能是他的身份使然,也可能是儒学的教育使然,朱棣终究还是被时代局限住了。

朱棣刚刚开口便是玩物丧志,会耽误工人上工,会耽误军士操练,也许他的本意是要让工人和军士不要懈怠工作和操练,可苏泽就是有些不舒服,因此他反驳了朱棣。

因为他发现朱棣也好,朱瞻基也好,朱高煦也好,甚至那些“人上人”们也好,都认为农民就该给他们好好种地,军士就该好好训练负责保护他们,似乎百姓们生来的职责就是如此。

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应该的,甚至那些百姓们也认为这是应该的,可苏泽觉得这样不对。

得民心者得天下,区区七字而已,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何其难也,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帝王做到了?

何以得民心?

战乱时平定战乱庇护万民,和平时让万民安居乐业,自然可得民心。

何以使万民安居乐业?

思民所想,解民之忧,则安居乐业!

何以使国强?

民富则国强!

大道理苏泽不懂,他也只是跟着先辈们摸索出来的路摸着石头过河罢了,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

你为百姓遮风挡雨,百姓自然会把你高高举起。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就算是再傻的人心里也有一杆秤,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

妄图把百姓洗脑成无知愚民沦为统治者手下的工具是不可取的,他们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压抑的越久,反弹的力度越大。

这一点苏泽有切实感受,他初到清风县的时候身边连个书童护卫都没有,丁航那些家丁侍卫都是后面的事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清风县那些泥腿子更是刁民中的刁民,那些泥腿子穷了八辈子了,习惯抱团了,苏泽去给他们讲仁义礼智信,讲家国大义,他们当苏泽是在放屁!

可当苏泽带着他们一起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之后,他们就诚心诚意的拥戴苏泽了,甚至到了只知县令,不知皇帝的程度。

皇帝是谁,能让咱们这些泥腿子吃饱饭吗,能让咱们住上砖瓦房吗,能让咱们的孩子受到教育吗?

既然不能,那你这个皇帝不行,没有咱们县令厉害,底层人民的想法就是如此简单,你能带咱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咱们就跟着你混了!

苏泽在清风县的几年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不是一来就享福的,一开始别说让那些泥腿子拥戴他了,那些泥腿子都敢去把县衙的门给拆了拿回家当柴火。

其他县令会怎么做呢,会派人把那些刁民给拿下,抓起来重重的责罚!

苏泽则不行,当时清风县的县衙里只有几个老弱病残,还特么全是清风县本地人,你说那些官差是帮自家人还是帮他这个外来户?

你让苏泽镇压下去,保不齐苏泽的脑袋第二天就挂在城门口了,你知道是谁做的?

没办法,山沟沟里面,苏泽又无权无势,手底下连个书童都没有的破落县令能如何,只能苦口婆心的让人把门还回来,再想法子去给他们找柴火。

苏泽就这样一步一步的从清风县人眼里的书呆子,成为了如今的苏少爷,在清风县人的心中,他们只会有一个县令,那就是苏泽。

不是苏泽自负,就算他现在回清风县振臂一呼,咱们反了老朱家吧,不说全部,起码会有八成的人跟着造反,这就是民心。

《从永乐开始崛起》第一百二十四章:老狐狸和小狐狸(第1/5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