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居欢迎您!
夜读居 > 玄幻修真 > 相宝2秘物炎宗 > 第170章 山中商会

夜读居www.yeduju.com

东洋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忠于对强者的学习。

日不落帝国,领先世界两百年,这样的国家,自然值得东洋人取经,因而,在本世纪初,有不少东洋人来伦敦求学,其中一部分人,落户英伦。

西村原一郎,就是其中求学者之一,也就是卢灿面前这位六十多岁的店老板。

卢灿一共挑选六件“乾山”款的东洋茶具,一钵、二盅、一茶碟、一斗笠碗,还有一方茶研,构成东洋茶道的简易六件套,方便展出。

价格可不低,一共八千英镑。

这套东西,不太好评价它值还是不值——即便是十年二十年后,这套乾山烧的价格,也不会高多少,这是东洋瓷器的升值趋势决定,不过,依照乾山烧‘每一件都是手工孤品’的特性而言,它又是值得收藏的。

买卖达成,又因卢灿一口流利的日语,让心情不错的西村原一郎,误以为对方是东洋人,滔滔不绝的自我介绍,又盛赞了一番东洋本土经济发展很好之类的话。

卢灿笑笑,也不解释,在对方为商品打包之际,微笑问道,“西村桑,这套乾山陶瓷,从何而来,方便说吗?”

对方的手停下来,表情有些犹豫,卢灿马上挑挑眉,又笑道,“请原谅我的好奇!有一位友人,恰好是尾形光琳的嫡系后人,所以……”

“原来是这样啊~~!”西村笑了笑,微微颔首,表示理解,“这套陶瓷,来自于三浦竹泉家族。大约在五年前,三浦竹泉家族的三浦彻,离开伦敦回京都发展,得他信任,将这些物品委托给我,为它们找一位新主人。如今,这些物品能得到您的赏识,想必也不辜负他的心愿。”

三浦竹泉家族?原来是三浦彻的物品!

卢灿对东洋著名的工艺师家族,基本上都有所了解。

三浦竹泉家族以制作经营茶道用品闻名东洋,初代三浦竹泉,创烧“筛月庵”茶道用具,为明治时代的著名制陶工艺师。

这个三浦竹泉家族,与乾山烧,还真的有传承关系。

尾行乾山终身未婚,创建于二条城的乾山烧,最终留给养子伊八,世称二代乾山。文政、天保年间(1818~1844),伊八的弟子吴介,接过衣钵,为三代乾山。著名的琳派传人酒井抱一,又接过衣钵,不过他很快将乾山烧传给西村藐庵,再由西村传给三浦乾也,因而三浦乾也又称“六代乾山”。

这个三浦乾也,就是初代三浦竹泉的“老丈人”!

没错,初代三浦竹泉是“赘婿”,原名渡边驹次郎,早年师从三代高桥道八(东洋知名制陶家族)学制陶,出师后,入赘三浦家族,又因为继承权之争失败,遂自创“有声居”,后改名“筛月庵”。

三浦竹泉家族后人,虽然没能抢到乾山烧,可是手中有几件乾山烧,这不应该吗?

卢灿并不关心三浦竹泉家族如何,之所以要问清楚,是因为这些物品展出之时,有详细的传承备注,会更有价值。现在摸清楚情况,自然不想再追问下去,笑着敷衍一句,“三浦竹泉家族的茶具,意境悠远,倍享赞誉。西村桑能得三浦竹泉家族委托,自然也是诚信君子,值得托付之人。”

这是很高的赞誉。西村原一郎立即停下手中的动作,很恭敬地朝卢灿鞠了个三十度的躬,“十分感谢!来自您的赞誉让我倍感荣幸!我做的还不足,很是惭愧!”

卢灿微笑着颔首回礼,他能感觉出对方身上那种隐隐约约的“老朝奉”味儿。

“朝奉”一词,原指明清时代的盐店、典当行的店员,后来在苏、浙、皖一带,也用来称呼当铺的管事人,后来引申为“精明圆滑、有眼力劲的店铺掌柜”。

后来,“朝奉”一词,被东洋人引用,成为“掌柜”的假借词。

注意,“朝奉”一词,用来称呼的,是掌柜,而不是东家!

《相宝2秘物炎宗》第170章 山中商会(第1/3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